SOHO中国半年净利下降94% 3Q能成为“止痛”良药吗?

   2015-09-09 2710

  原题:上半年业绩下滑凸显转型阵痛

  也许见到企业今年的中期财报时,SOHO中国(相关干货)董事长潘石屹很难露出他标志性的笑容。

  8月下旬,SOHO中国发布2015年中期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SOHO中国实现营业额为3.93亿元,同比下降约92%,实现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核心纯利约7200万元,同比下降约94%。

  关于营业收入与核心纯利双双下滑九成,SOHO中国表示,这是因为公司业务转型后业绩中首次不包含物业销售的贡献。

  2012年期,SOHO中国开始转型,并于今年2月推出了一站式O2O(Online-to-Offline)共享办公空间SOHO 3Q项目。SOHO中国也在中报中表示:“SOHO 3Q(以下简称3Q)将成为本集团主要的增长驱动力之一。”

  当传统地产商都在奋力追逐互联网的浪潮,SOHO转型的阵痛是否能通过发力3Q而减少?

  转型阵痛

  对于业绩的大幅下滑,SOHO中国在年中报解释,集团业务模式由“开发—销售”转型为“开发—持有”,以致物业销售收入减少,“2015年是本公司业绩中不包含物业销售贡献的第一年”。

  SOHO中国的第一次转型始于3年前。

  资料显示,长久以来,SOHO中国通过高价收购、开发核心商业项目,以散售模式快速回笼资金,从而完成原始积累。

  2012年8月,潘石屹决定改变原有的业务模式,宣布SOHO中国从“开发—销售”到“开发—持有”商业模式转型,以获得长期物业增值。

  潘石屹当时称,未来3年公司将逐步告别一直以来散售的商业模式,改为租售并举,并逐步提高自持物业的比例。

  潘石屹也将这一次转型归结为“为SOHO找到安全的道路”。

  商业地产专家、领易投资总经理邹毅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实体经济减弱,行业发展进入低潮,投资市场销售难度增加,行业整体投资环境在恶化,原先快速销售回笼资金模式的弊端已显现。

  “前些年投资市场需求旺盛,SOHO中国采用销售的方式有利于企业尽快做大,但是这样的模式无以为继。所以SOHO中国在完成原始积累后,必然要向持有型的运营模式转型。”邹毅说。

  随着从“销售员”到“包租公”,SOHO中国的销售物业比例减少,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在不断下降,这些都在SOHO中国近年的财务报告中有所体现。

  转型的阵痛持续不断。SOHO中国2014年年报显示,2014年SOHO中国营业额约为60.98亿元,同比下降58.3%;毛利润同比下降62.1%;净利润同比下降44.8%。

  潘石屹曾多次对外界表示SOHO中国转型成功,然而自宣布转型以来业绩多次下滑,SOHO中国也不得不将这一事实归因为企业转型。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271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