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人作风激进:华润反击 万科大股东之争刚入戏

   2015-09-12 8480

  21年前的4月,当郁亮搭上从深圳飞往海口的航班时,这个29岁的苏州人不过是万科地产财务公司的负责人。在由君安证券总经理张国庆一手发起的恶意并购最关键的时候,受王石委托,郁要去赢得一位少数却关键股东的支持。幸好,他未辱使命。

  2015年8月26日傍晚时分,随着姚振华、姚建辉控制的宝能系正式宣告以15.05%持股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人们理所当然回想起了当年这一幕。而此时的郁亮在企业跨入年营收千亿人民币俱乐部四年之后,早已是万科集团名副其实的统帅。作为董事长的王石自负笈哈佛,更多是以一种“企业形象代言人”的方式亮相。现在,要看恰逢知命之年的他以“决策者身份”如何应对这一复杂局面了。

  6天之后,警报暂时解除。连续两天动用4.97亿元的增持,使得华润又一次拿回了曾经15年安然的龙头交椅,而宝能系却未做出即时回应。但,风声雨声依旧在门槛之外,郁亮并不能安静入眠。

  门口野蛮人作风激进

  据说,郁亮总是强调自己不爱做梦。这显然也匹配外界对其“中庸”的直观—当然这更多相对于那个充满理想主义的王董事长而言。事实上,曾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山自拍裸像的郁,有着自己独有的狂野和张力。但是,万科新掌柜并不能阻止别人做梦。比如,来自潮汕的姚氏昆仲。

  宝能系的崛起确乎一个谜,即便一些曾为兄弟两当过高级打工皇帝的人士亦不能或不愿细谈其详。贩卖蔬菜果品起家后转道房地产发迹是媒体给出的一个粗糙轮廓。当然也有细心者发现,曾担任前中国副总理万里秘书并先后出任过国务院副秘书长和国家行政学院首任常务副院长的张镜源,一度担任宝能系公司的高级顾问。

  真正令姚振华、姚建辉赚得大名并不断搅动市场神经的,并非地产业。尽管2013年时他们宣称要投资1200亿元兴建若干城市综合体和文化旅游地产项目,以其公开的建筑占地面积计,甚至已赶上了王健林旗下的万达[微博]。无论是监管层还是普通资本市场投资者,往往更关注2012年3月方成立的前海人寿和不断掀起针对国资系统上市公司的股权并购。八月末端之于万科的行动也正好与这两大特质吻合。

  可以说,前海人寿是继背景深厚的安邦保险系和手段泼辣的生命保险系之后,近年成长最快也最受争议的保险公司。

  挂牌当年,前海人寿便以143.1亿元保费位列全国寿险公司第13位,而在2015年前7个月的寿险公司排名中,前海以420亿元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31%、全国市场份额2.8%位居全国第11位,而同期的生命人寿以826亿元保费、59%的同比增速和5.6%市场份额居第4位,安邦则以481亿元保费,45%增速和3.3%的市占份额将将跻身前十。可以说目前仅以保费收入计,即便不能达到先前号称年保费过千亿的目标,说前海排在中型保险公司第一的位置,倒也无可厚非。

  问题是,除了加快扩张分支机构外,前海寿险高度依赖高现金价值保险—多以万能险为主的作派,也因为其资金成本较高且较易引发现金流断档的经营风险而被业内一些资格更老的公司指责。其实,以民营资本和后生力量两个符号加身,除了激进似乎没有更多办法弯道超车,无论安邦、生命包括前海莫不如是。

  一个共同的现象出现了:上述三家保险公司均争取了在二级市场充当“野蛮人”的角色以保障整个资本游戏得以继续。事实上,要想维系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绝不能指望“看天吃饭”的债券、协议存款等传统手段,权益类投资才是真正博取高收益的关键所在。

  特别是在2014年2月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和改善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通知”,将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占上季末资产总值比重由原先的25%提升至30%之后,那些市净率较低、现金流充沛、分红持续可观尤其本身又具有金融属性的上市公司从此成为最美味的食品。

  尽管保监会规定,险资持有单一上市公司股权比例一般不超过10%,且更鼓励参与非保险类金融企业或与保险业务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但本着试点与创新原则,只消不突破30%线,基本不会受到监管层的敲打。也正因为如此,一方面泰康人寿真金白银20亿元入股华华大基因拿下第二大股东—这种标的实在难得,一方面,从迪马股份到泰禾集团乃至大牌如卢志强的泛海控股均在目前纷纷敲响保险公司大门,或自筹或入股。

  当需要大资金量支持的实业加上保险杠杆,再通过二级市场对若干目标上市公司的股份吃进,一个闭环就此合拢。

  战略投资者后招咄咄

  论实力,姚氏兄弟自不如吴小晖和张峻,但从2010年收购原ST湖科股权得手并更名为宝诚股份(37.25, 0.41, 1.11%)后,无论是连续经年与深圳国资委[微博]在深振业上反复争夺,到去年和今年连续在深天健(15.22, 0.33, 2.22%)、南玻和华侨城上大单投资,早没了潮式功夫茶的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礼仪,倒是“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技法愈发炉火纯青,直至万科进入眼中。

  财务投资?如果动用200亿元,不惜以收益互换方式从两家券商那里借得充沛银弹,为了规避相关制度限制,甚至要联合钜胜华等几乎所有关联企业一致出手,代价未免过大!根据8月30日前海人寿的发声,其已明确称这是一次“战略投资”。何为战略投资?即是对该公司从业务决策到人事安排有重大影响力的投资。

  有意思的是,前海人寿提到了华润,万科保持了整整15年的前第一大股东。“非常钦佩敬重华润的领导和管理能力”、“享有一流盛誉”、“实力雄厚、眼光超前、格局宏大”—赞美之词几如滔滔江水!  

  一度被王石和郁亮誉为“最佳财务投资者”的华润,并非没有完全控股万科之心。只要对15年前那场涉及华润、华远、万科的三角恋稍有研究者便能知道,以14%的股权成为万科第一股东的华润一度有意以万科为基础班底打造华润自己的地产王国,只是由于内地、香港资本市场对于溢价收购的不同理念,万科管理层自己的九九小盘算,以及华远任志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出走,才导致此后中国地产市场格局的大嬗变。而随着宁高宁2004年平调中粮,华润这才顺得哥情失嫂意半推半就成就了一个独特的“最佳财务投资者”冠冕。当然,只过去两年万科从29.87%升至了35.05%的分红比例,从45亿到55.19亿的股东分红金额,作为第一大股东拿到的实惠也是显见的。

  正是15年的相安无事,或许令万科乃至华润都习惯了安静的生活,以为凭借中国第一地产公司和超级央企的牌头,断可以阻止任何人的窥伺之心,却不料,斜刺里终究杀出个程咬金。

  以姚氏兄弟的风格,一旦出手不许落空,起于阡陌的他们也不会如华润对于万科的职业经理人给出“你办事,我放心”的保障。以自身金融优势与万科数百万住房消费者紧密整合,这是前海已经放出的风声,后续要求者应该陆续而来,刚刚提出万亿市值目标的万科注定不会轻松。

  同时别忘了,那百亿回购是否也要听听这位新大股东的意见呢,虽然这与其目标利益相交。

  有人说,郁亮曾对英国退休教授特雷弗·诺顿撰写的《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很有兴趣,恩,门口闯入这位,牙齿确在尖叫,耳朵?真要小心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84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