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万科执行副总裁毛大庆创办优客工场,来到了一个“完全不知道的世界”并和一群“90后”打成一片。优客工场究竟有何特别,竞争力是什么,为什么他说自己是在办学校?对此,毛大庆接受了《天下网商》专访,他还在“新网商峰会·网商之夜”房产高峰论坛上做了《共享经济+创客空间时代下不动产经营模式》的分享。
以下是《天下网商》对毛大庆的专访:
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毛:最大的不同就是自己创业以后,想象的空间更大了。最好玩的就是跨越了年龄的界限。我所接触的这些事和人,都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年轻人,新思维,新新人类……创业后,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完全不知道的世界。以前我完全不和这类人来往,也不会和90后谈这些玩意,之前接触的大都是50/60岁左右的开发商,想的事情就是买地、造房子,将上市公司市值做大。
现在我和他们(90后)的业务直接发生了关联,而且我是在制造新消费,制造场景的人,所以我必须用和他们一样的思维模式去制造新的东西。和他们沟通相处,我完全没有障碍。
如果说优势的话,主要是我们之前几十年非常丰富的社会经历、企业经历,以及职业经理人的管理经历,这些经历是他们所不具备的,所以现在我出来干这个事情,不是说我在创业,我更多的是在帮他们,建立平台,制造环境,找导师,对接投资,我其实就是在办大学。不存在55岁以后怎么办,优客工场就是个学校。我明年就成立优客商学院了,这也是把导师维持住的最好办法。
当高管好玩还是创业好玩?
毛:现在好玩。当然如果没之前几十年高管的经历,现在估计也好玩不起来。我是一个给外人感觉很好玩的人。我从来不在乎我是谁,我比较在乎好玩不好玩,我做高管这么多年,都没有觉得我像高管。
当然我会焦虑,压力也会很大,但是我睡得很好,我曾经得过抑郁症,所以我不会再让自己得了。在创业期间,和李开复、徐小平聊很多,他们可以算是我在创业上的导师。当然,之前和王石也聊得很多,在活法这件事情上,受他影响很深。我觉得他活得比较像自然人。
优客工场其实是个创业团队,公司现在70多个人,大概有一半是90后。我觉得有意思。都说90后的小孩不愿意吃苦,没有使命感,不遵守纪律,比较随性,高兴就弄不高兴就不弄,比较自我。可我怎么看我们这里的年轻人没这么多毛病,特别积极向上、特别能吃苦,不计较时间,使命加班。90后小孩条件那么好,有开着大路虎来上班的,有住在高档公寓里面的来创业小孩,完全不是养尊处优,我说为什么他们能这么吃苦呢?
(后来我觉得)吸引他们吃苦奋斗的是有意思。这个时代,你让年轻人奋进奋斗没问题,但是你得让他觉得人生有意思。有意思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儿。
优客工场最大的特质是什么?
毛:社区和平台是我们最大特质。很多时候,人还是要见到人但是我们最终还是会做回线上。我们是先把线下做扎实了最后再回到线上去。现在很多互联网创新或者互联网创业,它比较注重O2O的online 这一端,不知道怎么做到offline。现在我发现比较成功的和能够比较持续发展的O2O业务,实际上都是先做了很成熟的线下,然后再回到线上去的。但是阿里巴巴另当别论,阿里巴巴是基于非常扎实的线下研究,最后做了一个线上的店。线下很重要。
优客工场的定位人群主要以哪一类为主?
毛:以小微企业为主,包括了创业团队。但不一定都是年轻的一代。首先优客工场是B2B业务然后变成B2C业务,但这样的办公环境和办公文化更容易被接受的是85后、90后。这是个共同趋势,我在美国也看到这样的趋势。
小微企业进驻到你们的实体空间里,他能从线上获得什么?
毛:小企业处在一起一个很大作用是相互启迪,相互鼓励,相互感染,这个在线上是很难有的,包括人和人的交互关系,但当你的规模很大以后,因为地域空间的问题,如何才能让他们再发生一次关系?去线上。
未来在一个大的平台上,人群聚集会不太一样。有的可能是做传媒的,有的可能做智能硬件的,有的可能做生命科学的,他们可以在线上,这就是线上社区,他们可以在里面找到各自的生意伙伴,找到同类……在精神层面就是不再孤独,在物理层面可以到更多的生意伙伴。
优客工场将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围合起来,这与中国传统的院落文化有关吗?
毛:中国历史上最老的围合建筑无疑是福建的土楼,吃喝拉撒全在里面,像一个家族。而连接他们的是共同的精神信仰、共同的价值观,这也是宗祠的象征意义。而回到优客工场,并不是所有的小微企业都能进入,我们会遴选,以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保证统一的价值观。
以下为毛大庆现场演讲实录:
晚上开会咱就随便点,我看了看这屋里头,我刚才说,房地产+互联网,屋里没开发商,咱就好办了,我也不是开发商,就好办了。一屋子不务正业的人,跟我相关的乐工场、优办这一伙人不知道在一起干什么,苏鑫早些年创业后来就涉足写作行业了,我想我未来的职业空间很大。
其实我觉得更有意思的话题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不论中国、美国还是全球,掀起了一个非常大的方向,就是“共享经济”。我最近在美国呆了小半个月,去走访美国各种各样的创新业务,尤其是房地产类的创新业务。记得去年11月的时候,我在纽约,当时卢阳帮我安排了很多的麦哈顿的投资人,后来我觉得,非常多的房地产界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了轻资产方面,当时我的认识没那么深刻,这次在美国呆了半个月,专门走访这一类的企业,定标定点的去看这些企业,非常有意思,给我很深的感受。
空间其实不那么重要,但是空间里装什么东西很重要。我这次在美国走访,无数次听到的概念就是场景设计。做得好的空间,就是做场景的设计和预想。我们崇拜美国非常多的东西,像优步、苹果手机。其实苹果手机就是一个工具,我问了一个90后的小女孩说这个手机是什么东西?她说它不是一个手机,是我的一个智能电话,她说我半年什么都不带了,就带一个手机,很有意思,回国我也问了一个90后的女孩说这个手机打电话占了多少?也只有5%。伟大的是,做产品的人看到了用户的需要制造了产品,包括苹果、优步,他看到了产品带来的场景,这样的产品一是领先消费的,第二是延展出很多功能的。
上次参加房地产的会我问他们,你拿出智能手机告诉我,谁在这个上面常用的APP超过15个的,微信、微博、邮件都算App的范围,(我觉得)超过15个的人是真拿这个手机当智能手机了,60后的很多人拿智能手机仍然只是手机,到了90后,经常有30多个App在使用。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模式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场景,这是对房地产,轻资产运营非常重要的启示。今天的美国,确实让我无比崇拜,而且遥遥领先更多,这就是他们能制造出优步、苹果的原因。《场景思维》是我个人认为中国人写互联网思维最好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