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中国国庆,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差不多 1 年又 1 个月。过去这一年,阿里巴巴股价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市值一度超越 Facebook、通用、沃尔玛,最高时达到 2,800 多亿美元,但如今股价已经跌破发行价,美国时间 10 月 7 日收盘价为 66.28 美元,市值较最高时已缩水近一半。说阿里巴巴与马云完全不关心股价是不可能的,否则阿里巴巴 CEO 张勇也不会在股情出现危机时呼吁员工“忘掉股价、牢记客户”。
众所周知,如今的阿里巴巴在电商之外,业务已经涉足文化、娱乐、体育、健康、金融等多个领域,上市之后也在积极做电商之外的生态布局。今天,虎嗅仅围绕阿里巴巴电商业务来进行分析,回顾阿里巴巴上市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改变、马云又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阿里巴巴未来的重点在哪里。
淘宝天猫面临的环境变化一周前,马云与杨致远在斯坦福大学的一席“炉边谈话”提到了自己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看法:“这些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我(马云)认为是不可持续的,就像一个人已经长到了一米八,很难让他再迅速长高了。中国需要放慢脚步,要学会放慢脚步,不计成本的增长是不科学的,过去一味的注重数量而非质量。”
同样,马云在出席美国前总统柯林顿所成立的非政府组织“柯林顿全球倡议”(CGI)年会时表示,美国人过于担心中国经济,“只有对中国期望过高时,中国才会成为问题。”
马云对中国经济(高增长态势不复返)的判断,实则间接回应了阿里巴巴电商业务的增速放缓问题。如今,阿里巴巴整体上陷入了电商平台交易总额增长乏力、营收增速放缓的压力。
在平台交易总额方面,可以用京东与阿里巴巴的 GMV 增速进行对比。京东从 2014 年第二季的 630 亿元交易总额,到 2015 年第二季的 1,145 亿元,增长了近两倍,连续 4 季保持在 100% 以上的增速。
而阿里巴巴从 2014 年第二季的 5,010 亿元平台交易额,到 2015 年第二季的 6,730 亿元,一年时间增长了 1,700 亿元,增速已经远远落后于京东,且已呈现明显放缓态势。据说今年天猫双十一启动会,马云会出来站台,而往年他都是双十一当天才露面,可想而知今年双十一对阿里巴巴和马云的重要程度。
因为京东还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就不比较两者的盈利能力了。净利润方面,由于中美会计准则差异与计入方式的差异,在上市后的两季(2014Q4、2015Q1)阿里巴巴员工进行的股票激励计划摊入成本,净利润均出现 30% 左右的负增长;而 2015 第二季受到阿里影业剥离估值溢价的计入,利润出现明显增长,总体来说阿里巴巴盈利能力尚在,过去一年 67% 的平均毛利水平,在中国电商中还算不错。
除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淘宝还面临着电商环境什么样的变化?
1、淘宝生态恶化,跟不上消费升级
中国消费升级,会呈现两极分化,而品牌消费是必然趋势,这也是唯品会崛起的前提。阿里巴巴努力用天猫来带动整个淘宝系的消费升级,一方面积极签约国际知名零售平台,如 Costco、麦德龙、梅西百货等入驻天猫;另一方面,打跨境电商牌,透过天猫国际引入海外品牌。声势浩大,但效果有限,海外品牌在天猫上 95% 都由中国代营运公司掌管,代营运模式是直接以销售为导向,不会钟情于去塑造一个品牌。
淘宝流量红利早已过去,在 2010 年之后,我们基本上就没看到有新起来的淘品牌,而曾经的淘品牌也正面临抉择与重生:抱大腿、求上市、做实体。
这些都间接反映了淘宝生态环境的恶化。
上周,天猫调整了 2016 年度续签标准,对在营商家提供的商品及服务品质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业绩不达标、续签未通过的商家可以选择转入淘宝企业店铺(区别于 C 店)。可见,阿里巴巴在守卫天猫一方净土的同时试图将淘宝升级,但规则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2、垂直电商在有力地分化淘宝
亲子、美妆、奢侈品等垂类电商也在瓦解着淘宝(天猫)的“海量”优势。虎嗅过去和一些品牌商家接触后得到反馈,他们更看中垂直电商平台带来的精准流量,天猫对其而言,平台太大了,看上去流量汹涌,但分到自己身上的就少得可怜,且并不精准。缺乏品牌知名度的商家,即便产品过硬也难在天猫上出类拔萃。你听过天猫对外发布新闻稿说某某不知名的商家入驻天猫吗?并没有。
为此,阿里巴巴也在积极应变,两年前基本没听到阿里巴巴投资了哪家垂直电商。如今,阿里巴巴投资了生鲜电商易果网、奢侈品电商魅力惠等,天猫超市、天猫电器城也独立出来,与京东们分庭抗礼。
马云的忧虑近期,马云在参加央视《对话》节目时表示:“我一直以为企业做大了,我就可以抽抽雪茄、晒晒阳光,可没想到企业越大越累,走向企业的路永远是纠结之中、永远在痛苦之中”,“不希望 60 岁还在开董事会”的马云在 2013 年 5 月,淘宝十周年之际卸任阿里巴巴集团 CEO,而身上的重担并未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