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人人乐等断臂自救 实体零售业将集体“过冬”

   2015-10-21 4170

  在便利店经历了一轮关店潮后,超市连锁业者又开始经历关店“阵痛”。

  据悉,华润系麾下的时尚概念健与美零售连锁店“采活(VIVO)”拟全线关店停业。无独有偶,区域零售龙头企业人人乐最新公告称,计划在本年度关闭15家业绩不佳门店,以集中资源加快推动战略转型。

  有知情者透露,华润系此前重新梳理了上市公司资产,将零售业务剥离出上市公司华润创业,并拟将华润创业更名为华润啤酒,甚至华润系还在挂牌出售手中沃尔玛股权,这一系列动作从侧面反映出实体零售业受冲击后华润系正以各种方式止损和回笼资金。

  而人人乐的状况也如出一辙,实体业者面临的压力巨大。  

  巨头们“断臂自救”

  采活(VIVO)是华润集团在香港上市的华润创业旗下时尚概念健与美零售连锁品牌。2010年10月在香港开出第一家门店,并于2011年进入内地市场。在西安开出内地的首家门店后,采活又陆续在深圳、广州、北京、成都、青岛、宁波、武汉、重庆、济南等全国一二线城市布局。

  采活方面表示,关店需要一个过程,全国内的门店将在12月31日前全部停止对外营业。至于采活的员工则可能分流到华润旗下高端超市Ole或其他岗位,这些还需要协调。

  值得注意的是,采活门店其业态与屈臣氏类似,但商品品类明显少于屈臣氏,且屈臣氏和万宁等最具有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商品在采活门店也很难见到,因此雷同且数量不多的商品弱势成为采活的“痛点”。且采活的门店位置也并非如屈臣氏等对手位置好,采活部分门店会“隐藏”在商场高层的角落,人流量稀少。

  “此外,采活的商品在陈列、货品管理、库存管理等也都存在各种问题,经营业绩不佳当然导致关店,此前一些供应商已经知道消息了。”知情者透露。

  同样因业绩问题遭遇关店的还有人人乐,人人乐发布公告称,计划在本年度关闭15家业绩不佳、转型困难的门店,以集中资源加快推动战略转型。

  人人乐表示,受到电商冲击、商场经营费用上升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客流流失严重,此次关闭的门店销售持续下滑,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

  记者了解到,2014年,人人乐也关闭了18家亏损门店。截至2015年6月,人人乐共有121家门店,关闭15家后还剩余106家,集中在深圳、西安、重庆、成都、南宁、天津六个区域。

  此外,韩国乐天集团旗下的大卖场品牌乐天玛特,近日也关闭了南京唯一的一家门店。对于此次关店,乐天玛特在告顾客书中指出,跟政府土地回收相关。不过,在此之前,其于山东市场已经连续关闭4家门店。

  实体零售业“过冬”

  其实,这并非华润系第一次关店,在收购乐购之后,华润系也发现了乐购的部分门店存在业绩问题,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关店调整,因此,华润系悄然将部分区域比如华南的一些乐购门店进行关店调整,因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乐购老员工维权的人事风波。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华润系关店止损的脚步,乐购的调整还在进行,而经营不善,不能与屈臣氏等抗衡的采活也被关店了。零售业很薄利,支撑不起昂贵的成本,关店是最简单的止损选择。”知情者透露,华润系目前的整体策略就是怎么止损怎么做,将一些难以赚钱的板块关停或剥离,尽量让华润在资本市场看起来“体面”。因而此前上市公司华润创业剥离零售业务,将食品啤酒作为主业,原因很简单,零售板块业绩不佳,会拖累上市公司财务表现。华润创业甚至拟更名为华润啤酒,其上市公司弃零售业务的决心可见一斑。

  就在近期,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深国投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21个项目,拟以合计约33.35亿元的挂牌价格,转让所持的21家沃尔玛的35%股权和相关债权。

  对华润抛售沃尔玛股权之举,华润集团方面轻描淡写地表示不过是一个商业行为,而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则回应称,将充分尊重合作伙伴的决策,该股权的转让并不会影响沃尔玛在中国的经营。但此举也被业界认为是华润系不看好低迷的零售业务,而出售以回笼资金之举。

  无论如何,必须承认,在华润与沃尔玛达成合作的多年里,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或是任何形式的合作都鲜有发生。而与华润之间有着关联的这些沃尔玛公司又确实处在亏损中。那么,对于一个已经身背一个包袱且连自身零售业务都迫不及待要从上市公司中剥离出去的华润来说,此举虽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为何零售业如此难做

  分析人士指出,大卖场业态的调整目前并未结束,关店的态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随着卖场业态的不断调整,零售已然进入“小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电商对实体零售影响不小,但较之大卖场业态,社区商业以及便利店的发展前景还是较为明朗的。同前期需要大量投资的大卖场相比,小型业态在房租、运营上投资成本不高,而且比较灵活,可以实现快速扩张。

  有业内人士透露,开设一家1万平方米左右的卖场需要数千万元的成本,加上人工和租金的逐年上涨,卖场的日营业额需达到30多万元才可保本,而一家小型店铺的日营业额需要达到5000元以上才可保本。有一批零售物业在这几年都到期了,续租需要涨租金,但因为电商的冲击,实体店收入却在跌,部分超商的毛利率已经跌到将近5%。大量门店难以达到上述日营业额指标,关店止损成为必然。如今“双11”即将到来,估计实体业者又要经历一波“阵痛”。

  对此,某超市行业专家介绍说,“陆续出现超市关门的原因是利润太低,外资超市在中国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水土不服,问题很多。超市作为零售行业,渠道的好坏对盈利非常重要,诸如沃尔玛、乐天玛特这种大型超市在我国的零售渠道大多是代销,这样在渠道上就没有优势。此外,国外这些超市卖场选在郊区,采取的是超市和仓储合一的零售业态,但在中国,很多洋超市都开在了闹市区,这也是水土不服的一个原因。”

  联商网统计显示,实体零售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期,关店潮汹涌。在联商网统计2015年上半年营收的101家零售企业中,有42家零售企业的业绩出现负增长,将近二分之一。其中,昆百大A销售额下降24.42%,跌幅最大;而在统计到的零售企业中,净利润的下跌状况更为严重,有42家企业净利出现下滑,新华都、美邦等企业净利润跌幅甚至超过150%。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1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