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路透社报道称,上海市区的迪美购物中心是个气氛压抑之地。虽坐落在中国购物最疯狂的城市之一,但这座地下商场生意萧条、顾客寥落。
空置率增加、租金陡降如今是中国购物中心和商场越发常见的现象,尽管官方数据显示,零售额大幅反弹,令第二大经济体在第三季度超出外界预期。如此明显的矛盾,在于电商的激烈竞争和政府采购带来的零售额增加。加上管理能力不足,购物中心客流稀少并不令人惊讶。
实体零售商的挣扎放大了政策难题,这些购物中心本想借消费提升获利,不料反而加剧中国企业债务——已达GDP的160%,是美国的两倍。
GDP增速导致零售额增速放缓,加上城市中购物场所充裕,空置率正大幅提高。迪美准备重装开业,不知效果如何,其他一些购物中心干脆关门大吉。位于北京繁华步行街上的晨曦百货已闭店,相关负责人说准备在网上另辟天地。上市购物中心也感到寒意。万达表示,计划关闭或调整零售店面。在中国有70多家购物中心的百盛说,由于销售下滑,已关闭北方一些店面。
越来越多中国人加入中产行列,娱乐场所方兴未艾,但这都没能给迪美之类的场所带来安慰。顾客减少意味着购物中心所有者和开发商的现金流正被挤压,这对增速放缓的中国经济来说是潜在风险。另一风险是:若顾客与开发商的热情没交集,疯狂的购物中心建设将给银行带来坏账。
中国在建的购物中心面积占全球一半,尽管其中很多赢利预期不佳。一份报告显示,到今年年底中国新购物中心数量将达4000家,比2011年增加40%。分析人士说,这都拜地方政府所赐,他们急于将开发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手段,结果便是管理混乱和仓促上马的购物中心。(作者皮特·斯温妮等,传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