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商业地产严重滞销、库存高企问题引重视

   2015-10-29 9700

  【现象】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165.73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就达149.77万平方米,也就是说销售商场、商店、写字楼、酒店、车库(位)等商业地产面积仅为15.96万平方米。中心城市这种现象更为明显,销售商品房111.7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就达104.07万平方米,而销售商业地产面积仅为7.68万平方米,在这7.68万平方米中,车库(位)面积就达6.04万平方米,其余商场(店)、写字楼、酒店销售寥寥无几,基本处于卖不动的状况。到9月末,全市库存570.25万平方米的商品房面积中,商品住房面积为283.04万平方米,商业地产面积为287.21万平方米,库存商业面积大于住宅面积。

  【原因】

  造成上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龙岩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增长速度,使商业地产的发展得不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有力支撑;电商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强力冲击,传统的线下交易大幅减少,商家对商场(店)的需求大量减少;整体经济下行,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企业和社会对写字楼、酒店的需求减少。这种现象的存在对龙岩中心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占用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量资金,造成企业资金链紧张,经营困难;造成资源的浪费,这些新建的商业地产不但不能发挥效益,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保养;大量商业地产空置,会给社会传递市场不振的信息,影响开发商和消费者对龙岩房地产市场的预后信心。因此,对中心城市商业地产严重滞销、库存高企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对策】

  经初步调研,笔者提供如下五条建议,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从严把关商业地产的土地供应,从源头上控制商业地产增量。到9月末,中心城市库存商业地产面积为190.77万平方米,按去年月销1.67万平方米商业地产计算去库存期是114个月,即需要9年多才能消化这些库存的商业地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建议五年内不新增商业地产土地供应,新建楼盘(除特殊情况)一般不再规划建设新的写字楼、商场(店)等商业设施,确保逐年减少库存。

  允许尚未开工的房地产项目根据市场需求申请转型。据了解,市有关部门已根据龙政办【2015】162号文件精神,对福建东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七宗房地产开发企业十个项目申请转型的报告材料进行了逐项审查,并提出了初步审查意见报市政府。但据一些企业反映,项目产权自持面积部分不得申请转型,这就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允许房地产项目转型”的优惠政策打了折扣。因为企业自持的面积大部分是商场、酒店等,而且面积较大,如不能申请转型,根据目前市场容量,这些酒店、商场建成后必将造成新的库存,建议市政府允许这些自持商业地产面积进行转型。

  允许变更商业地产项目土地出让的部分前置条件,让已建“综合体”发挥作用,避免空置。前几年,龙岩中心城市在出让位于主要地段如龙岩大道、龙腾路两侧地块时,在土地出让前设置了出让地块的一些前置条件,如必须引进2010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零售前5名至少一家零售商入驻综合体、商场要设在地上一层、整层连片等等。当时设置这样的条件也许有一定道理,但后来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龙岩中心城市综合体产能严重过剩,龙岩大道、龙腾路两侧已建成的综合体大量空置。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建议变更招商条件,允许入驻商超企业可以在国内商家中选择,以确保商家能引得进、开得起,同时允许商场根据商家要求分割独立经营。

  正确引导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既重视“线上”交易,也重视“线下”营销,让传统的实体商店“活起来”。实践已经证明,在“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各具特色,“线上”代替不了“线下”,只有使两者结合,才能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实体店“活起来”了,才能使从事商贸的商家有利可图,也才能激活市场对商场、商店、“SOHO”、写字楼等产品的需求。

  动员在住宅小区办公的中、小企业入驻新建办公楼。中心城市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工商企业还在住宅小区办公,既影响小区居民的生活,又不利于综合体、写字楼的消化。建议对新审批成立的工商企业,要求其办公场所设在新建的写字楼,如办公地点设在住宅小区,工商局不予注册。对已在住宅小区办公的工商企业,由市执法局根据《规划法》的相关规定,对擅自改变规划用途(住宅改非住宅)的企业和自然人予以清退,引导他们到综合体的写字楼办公、经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7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