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百货的关店潮不仅发生在中国,国外的实体百货也在呈收缩态势。美国百货巨头“希尔斯控股”此前就宣布,年内将加速关闭235家表现不佳的门店。日本最大的零售企业柒和伊控股集团也表示,将在2019财年之前关闭其旗下伊藤洋华堂在日本国内的40家商场,这占到其日本门店总数的22%。
虽然不能用“哀鸿遍地”来形容时下的中国零售业实体经济的现状,“喜忧参半”、“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应该更加贴切。
2015年上半年,中国主要零售企业共计关闭120家。但销售统计也表明,2014年仅全国150家重点百货、购物中心就累计销售了3018亿,更有24家单体百货和购物中心进入“30亿俱乐部”。2015年的销售数据的统计尚待时日,可以预见的则是,诸如北京新光天地、南京德基、深圳万象城、北京西单大悦城、广州太古汇、成都王府井等等这些经营有道的代表,应该还会风光无限。
那么,造成实体百货店经营内外交困的原因是什么呢?
硬伤:经营能力缺失 成本有增无减
百货这种商业模式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快两个世纪了,在中国也有100多年的历史,曾经的百货业态,以公开明晰的价格展示、丰富的商品集合宣告了大众零售时代的到来。新中国很多百货公司是从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国有供销社演变发展而来,它们曾经是各地方垄断型零售渠道,对品牌具有绝对话语权。
然而,一枝独秀近两个世纪的商业明星现在却陷入了重大的战略窘境,“传统商场或将退出历史舞台”也引发了众多产业学者和从业人员的不断反思和不懈探索——百货业经营能力的缺失、服务能力的不足以及无法消化的高成本,是业界研究者和企业高管们公认的最大硬伤。
现如今,刚性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少,“凭任性”、“看心情”式的消费越来越多,但大多数百货店既没有自营的商品、自有品牌,也缺乏餐饮、娱乐、文化、休闲等体验业态,服务设施、服务水平也滞后于具备新商业模式的竞争对手,在崇尚个性、追求差异化、特色化的变革大潮中,百货店与越来越多的顾客渐行渐远。
一成不变的百货业,其实已经和现代消费有了严重的供需脱节、错位。总体上,百货店依然是卖东西的“商场”,依然是食利型“二房东”。同时,租金成本有增无减,人力本快速飙升,而营销运营费用也在逐年升高,这些都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软肋:同业竞争加剧 整体需求不振
从竞争环境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断放缓、超饱和的同行竞争、新兴零售业态的兴起、电商的主流化发展趋势,是百货业整体疲软的内在原因。
据中国商务部监测统计,从2010年以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就开始不断下滑,而其中重点百货企业销售额增速下滑则更加剧烈,2015年上半年只有3.7%。
在百货业的“黄金时代”,各大百货连锁公司疯狂地跑马圈地,开店速度快马加鞭,2014年底我国的购物中心数量已逼近4000家。快速复制结果就是数量过剩以及“千店一面”的同质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困境是整个行业为当初的“疯狂”在买单。其次是购物中心“大跃进”,奥特莱斯异军突起,各类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星火燎原,造成了严重的消费分流。最后才是电商的兴起并呈主流化发展,使百货业又被边缘化。电商不仅抢食了百货业的蛋糕,还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眼下不少年轻人甚至是中老年都热衷于网上消费。
政策因素对百货业的影响不可小觑。一系列政策出台,高端消费应声跌落,大额团购几乎绝迹,百货业过去扩销增收的重要武器——预付卡,发行几呈直线下滑。
这些都属不可抗因素。一系列的反腐新政,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挤压百货业发展的泡沫,有利于整个行业长远的健康发展。它是百货业的“试金石”,但不应成为下降的天然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