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狭窄,用地不足,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快速扩张与空间规模不足已成为兰州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不论老城区还是新开发区域,土地开发近于饱和,市区地面高层建筑密度大,道路结构不尽合理,地下管网错综复杂,绿化面积逐年减少,环境质量下降,抗灾自救能力日益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兰州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兰州市政协组建了由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参加的课题组,对兰州市各区域、各相关部门和部分重大项目进行调研,并形成《关于加快兰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建议案》建议:兰州市应向地下要空间,有效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缓解兰州城市发展中的用地、交通、环保、防灾、景观等多种矛盾。
100平方公里地下空间待开发
受特殊地理限制,城市发展空间不足,是兰州市城市发展中突出的矛盾。为缓解这一矛盾,开发地下空间成为必选项。据专家分析,每利用10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相当于增加5000亩土地。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兰州向周边地区扩展或向高空发展都受到较大制约,而地下空间潜力巨大。据兰州四版城市规划,到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将达到250平方公里,如果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规模达到规划总规模的40%,就能开发100平方公里地下空间,将有效缓解用地矛盾。
每百辆机动车停车泊位仅13个
目前,兰州机动车保有量已达65万多辆,每日新车注册登记还在以数百辆的速度增加,而当下兰州市公共停车场仅180处3700多个泊位,加上居民小区、单位等的专用停车场,全市共有11万多个泊位,每百辆机动车停车泊位仅13个,这就意味着有八成的机动车“无家可归”。让市民诟病的是,在现有的泊车位中有不少占用地面空间、道路两侧和人行道,地面交通拥堵已成为兰州最大的“城市病”。
对此政协委员建议,兰州市应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合理安排地下交通设施,如地铁、地下人行系统、地下车行系统、地下停车系统等,形成地下、地上、空中相结合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此举将极大改善交通拥堵现象,提升城市整体交通效率。
针对目前兰州市地下空间开发滞后,有政协委员建议,兰州市应加大沟通,市发改、建设、规划、交通、人防等部门合力谋划一批项目,如张掖路及西关地下综合体、西客站地下综合体、东方红广场地下综合体、火车站地下综合体等,利用这四大地下综合体带动中心城区改造升级和环境提升。
在这方面,兰州市应借鉴杭州等城市的经验,实施地下停车网建设,利用城区道路网,建设各次干道及支路的地下停车库,再利用主干道地下快速通道串联起来,形成“丰”字形地下交通停车网,还可利用城市公园、广场等建设地下停车库等。
此外,围绕地铁若干主要地下车站的周边,陆续有计划地开发各种自成特色的地下商业街、地下商场和超市,兼及各种地下休闲步行街、地下花园、地下图书馆等等,以及供人们在地下健身锻炼的地下绿地、娱乐和活动中心,大力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品位。
地下空间开发应呈现“一轴、三心、多片”形态
针对兰州发展实际,政协委员建议,兰州市近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应按以下思路进行:即呈“一轴、三心、多片”形态。“一轴”即贯穿城区东西向发展主轴;“三心”即城关核心组团、安宁——七里河核心组团、西固核心组团;“多片”即城关片区、安宁——七里河片区、西固片区、盐场——九州片区、和平片区、彭家坪片区、沙中片区、河口南片区、定连片区、金来片区、兰州新区片区等。
依托轨道交通线网,串联主要地下空间发展核心,形成“线——点”网络化发展形态。发展轴——轨道交通沿线地下空间发展主轴。发展主核心(2个)——城关主核心,形成西关什字——张掖路——东方红广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片区;安宁——七里河主核心,形成西客站及站前商业金融公建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片区。发展副核心(5个)——火车站副核心,形成站前地下街综合开发片区;五里铺副核心,形成以五里铺换乘站及东部市场轨交站地下街综合开发片区;世纪大道副核心,形成轨交站、公共建筑及公共绿地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片区;西固副核心,形成西固中心地下空间开发片区;兰州新区副核心,形成兰州新区地下空间开发片区。发展节点(3个)——马滩节点,形成轨交马滩站周边地下空间发展节点;盐场节点,形成盐场滨河公建区地下空间发展节点;和平节点,形成和平组团中心地下空间发展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