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的变化,我想首先百分之六十应该是传承,传承我们的真诚、善意、精致、完美,传承我们对品质孜孜不倦的追求,传承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营造。”在九溪玫瑰园,绿城掌门人宋卫平如此说,“变化的部分,交给新的管理团队,我相信他们。”
自从去年12月中交完成对绿城的收购后,今年以来,绿城的确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产品变得多样化,更注重创新和变革,品牌形象变得年轻富有活力,营销上也更为活跃……
而这背后,藏着绿城更深层次的变革。在继承了理想主义、产品主义、美好生活情怀的同时,绿城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并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朝着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战略之变
换仓一二线核心城市
2017年目标达千亿
今年中交进驻,新的管理团队组成之后,对绿城所有项目进行了一番梳理,发现绿城最大的问题是结构问题。
“大量库存在三四线城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布局则严重不足。”绿城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曹舟南告诉钱江晚报记者,“我们要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完成换仓,今后的投资将聚焦14个城市,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南京、济南、青岛、合肥、重庆、福州、厦门、南昌、武汉等二三线重点核心城市。”
至于一般的三四线城市,除非是有特别的资源,特别的优势,否则绿城不再轻易进入。
11月9日,绿城中国发布公告,今年前10个月绿城集团录得合同销售金额约510亿元。“大概360亿是库存。”绿城集团副总经理楼明霞说,“绿城最大的价值是它的品牌,为了保护品牌,去库存不能通过简单粗暴地降价。对于库存项目,都需要根据其品类和城市切分,精耕细作进行销售。”
绿城资产结构中的另一问题是旗下酒店太多,沉淀了大量资金。“在建和拟建共31个酒店,正在运营的有12个,但投资回报率过低。所以我们成立了酒店资产管理公司,提高运营能力,力争将投资回报率提升到3%,然后将一部分优质酒店资产合理金融化,加大资产流动性。”
随着库存的变化和结构的调整,补仓成为绿城的当务之急。10月27日,绿城联合九龙仓竞得杭州滨江区中兴单元宅地。此外,绿城也在北京多次出手,但未有斩获。
“绿城必须维持规模,2017年的销售目标是1000亿元。今年剩下两个月不到,补仓已经迫在眉睫。”绿城一高管称,除了会继续在北京、上海参与拍地,还会进军广州、深圳。而华南过去是绿城版图中最为薄弱的。
该高管也感慨,现在大家都将战略集中在一二线核心城市,所以优质地块的地价也往往高得惊人,想单独拿地几乎不可能。目前与绿城合作得最多的是九龙仓与平安,接下去,绿城会与中交合作拿地,“跟龙湖、万科,我们也有合作可能。”
绿城与万科合作?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不知这戏剧性的一幕何时才会出现。
财务之变
中交相助治“阿喀琉斯之踵”
融资成本大大降低
过去几年,绿城数度陷入资金链危机,以至于不得不先后引进九龙仓和融创,而后是中交。自有资金短缺、融资渠道单一、平均资金成本居高不下,成为绿城的“阿喀琉斯之踵”。
背靠大树好乘凉。中交成为绿城第一大股东,对绿城带来的好处也是立竿见影的,这在绿城的财务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2015年8月,绿城完成了2018年到期、年利率8.50%的7亿美元优先票据(交换比例19.86%),及2019年到期、年利率8.0%的5亿美元优先票据(交换比例52.69%)的部分交换,为交换而发行的新票据的利率仅5.875%,还完成了对人民币25亿元2016年到期票据和旧美元票据条款修改的同意征求。此后绿城又于8月28日和9月17日分别完成了共70亿元的境内公司债的发行。
除了信用背书,中交还直接动用了旗下融资租赁公司提供融资服务。10月29日,绿城公布其附属公司海南绿城、青岛绿城分别与中交建融租赁订立售后回租协议,均为期32个月,分别涉资2.79亿元、1.03亿元。
“有央企做背书,我们的融资成本大幅降低。而且今年也没怎么拿地,基本没有资金压力。不过接下去我们要补仓,所以还需要融资。这方面中交能提供很大的帮助。”曹舟南说。
此外,中交还有大量的海内外土地储备。“一些优质项目,绿城或出资与中交合作开发。部分项目,则由绿城管理集团负责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