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一到,首尔市蚕室第二乐天世界就迫不及待地在Arena广场竖起了高达15米的大型圣诞树欢迎前来观光的游客。华丽的广告大片、精美的橱窗布置……从首尔到东京到伦敦,各百货、品牌商们都这样早早地开始备战年底最疯狂的圣诞购物季,“磨刀霍霍”地迎接世界上最大金主--中国游客们的到来。
然而就在这群全球最具奢侈品消费力人群的故乡--中国,商家们却在经历另一番景象。同样是11月,广州环市东的Louis Vuitton店铺悄然关门。据报道,LV还关闭了其在哈尔滨和乌鲁木齐的两家店。记者也悉知,很快这个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旗下的旗舰品牌在上海力宝和天津友谊的门店也将关闭,后者将被合并入银河购物中心的店铺。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Louis Vuitton未来将关闭更多在华的门店”、“Gucci将在年底开始关闭国内的一些店铺,其中上海门店将减少近一半,从原有的8家只保留5家”、“要关店的还有杰尼亚”……商业地产和奢侈品业内人士向我们透露出的信息无不在表明,奢侈品牌在国内的关店潮已经拉开序幕。
从年初奢侈品牌史无前例地调低国内的一些产品价格,再看如今LV掀起的关店潮,不难看出,这个曾经给奢侈品牌带来无限风光的市场眼下正成为它们最棘手的难题。要知道,和香奈儿领衔的全球价格协调一样,奢侈品牌的关店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问题。
一位高端购物中心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事实上,去年下半年开始,拥有Gucci、Bettega Veneta等诸多奢侈品牌的开云集团就颇为动荡,旗下几个品牌经营不甚乐观,跟很多业主也开始谈减租或闭店,但迟迟没有做出改变。
因为这其中需要考量的因素实在太多,从投资回报、到员工、客人到外部关系等等,所有的这一切奢侈品牌都必须平衡、博弈。
“单是从零售运营的角度,关店就要涉及诸多问题。关店了员工怎么办?关闭的店铺员工不可能都由尚存的店铺消化,所以需要费用做赔偿,尤其对已经是无固定期限的老员工更需要妥善处理,这里需要的不仅是财务还有法律风险;预算怎么做?通常品牌总部不会接受因为关店就减少销售预期,那就需要剩下的现有店铺去消化,所以必将影响现有店铺的年终销售目标及所有相关人的利益,比如业绩达成率、年底分红等。”
“还有外部关系要怎么摆平?大牌通常都是开在一些知名业主的商圈,如果这个业主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存有品牌的店铺,大家多年来是战略联盟,那你关一家店,势必要想清楚对现有店铺未来租约条件谈判的空间会缩小,这就是双方博弈了;还有客人怎么办?如果我在同城就一家店,又不打算短期开店,已有的客户今后的售后服务怎么解决?”
但这还不是全部。过去迅速崛起、繁荣的中国奢侈品市场让诸多大牌疯狂地扩张门店数量,甚至出现同一品牌在沈阳的一条长街上开出3家门店的不合理布局。美国智库机构The Demand Institute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声称,跨国公司一直被愚弄,在中国城市做出太多错误的投资,对中国过于乐观的增长和消费者预测误导了外国投资者。
是不是被愚弄我们不得而知,但一个既成的事实是,过去一些奢侈大牌与同样迅速兴起的高端地产之间的“绑架”成了助推它们在中国疯狂扩张的因素之一。高端地产,尤其是那些地段不是特别好的商圈,为了招徕更多品牌过来开店、吸引更多人流为一些大牌开出的装修补贴成了它们在中国市场甜蜜的“毒药”。
“给LV的装修补贴之前一般在4-6万/平米,轻奢在1.5万-3万/平米。”一位商业地产的资深人士告诉我们。按此计算,LV一个200平米的店铺,从商业地产处拿到的装修补贴就超过千万。而过去LV向来被商业地产视为招揽生意的金字招牌。
在市场狂欢时,数量众多的店铺尚还有业绩的支撑,然而市场一旦冷却,它们就成了实实在在的负担。通常商业地产向品牌收取的租金,按照保底租金和销售提点两者取其高的方式,保底租金根据不同的业主每天每平米的价格在几十元不等,而像上海的恒隆广场首层的租金甚至超过100元/平米/天。
在一线城市,一般奢侈品牌大店300-500平米的店铺一年需向商场缴纳的保底租金基本就在千万左右,还不算人力成本这些。而LV在北京和上海的门店就超过10家,还有40来家门店分布在全国各地。Gucci单在上海就有8家。而那些被强势品牌吸引蜂拥而去开店的品牌则需投入的更多,它们还要为商业地产为强势品牌提供的补贴优惠埋单。
Michel Chevalier在《奢侈品零售管理》一书中说,根据经验法则,奢侈品品牌可以根据某个特定比例及其预期销售额计算出合理的租金费用应该是多少。在欧洲,这个特定比例应该在10%-20%之间,而在亚洲,合理的租金费用应为预期销售额的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