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早间,福建房企融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信”)公布了招股结果,其在香港公开发售仅获2.7%认购。融信发售价已定为5.36港元/股,即为招股价范围5.36~6.13元的下限定价,公司筹得资金净值17.737亿元,将于1月13日正式上市。
分析人士认为,融信为今年第一只谋求港股上市内房股,其上市成败与否具有标杆意义,或对之后计划上市的房企产生影响。此番在港股市场遇冷也使得融信的上市之途压力陡增。有业界人士预计,近期公司高层或将加紧境外拜票,以完成认筹任务。
港股招股比例仅2.7%
融信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在香港发售股份数目为337500000股;另外国际发售股份为303750000股。
由于香港公开发售认购不足,融信重新调整了香港发售与国际发售的比例:将总共32837500股香港发售股份重新分配至国际发售。在香港公开发售可供认购的发售股份最终数目,已减少至912500股,相当于根据全球发售可供认购的发售股份总数约0.27%;而国际发售项下发售股份的最终数目为336587500股,相当于全球发售项下发售股份总数约99.73%。
亿翰智库上市房企研究总监张化东表示,融信在港招股情况不理想或与目前整个香港资本市场正处于调整期有关。
“现在恐怕不是在香港上市的最好时机。”张化东说,“接下来想要完成上市计划,融信恐怕得去争取更多战略合作者的支持。”
“现在融信进退两难。”一位不愿具名地产业内人士说。据他猜测,近期融信的高层或将前往香港拜票,赢得香港五大财团的支持对于港股上市遇阻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他透露,曾经广州的一些房企在香港上市之初也曾得到过李嘉诚、李兆基为代表的财团的支持。
同时,多位券商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融信目前所面临的情况想要成功上市,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解决方式也有很多可能性,因此难以置评。
高负债率再“添堵”
融信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公司未偿还的银行及其他借款共计458.35亿元,未偿还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在8.03%~11.16%之间。公司方面表示,信托融资的比例较高或为推高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原因。截至2015年上半年,公司信托及其他借款金额约为160.32亿元,占借款总额的87.9%。
与此同时,融信的资产负债率也呈现不断扩大态势。截至2015年3月,融信的短期有息负债达到114.49亿元,但账面现金仅有16.06亿元,公司的资产负债率94%,净负债率更是高达1601.9%。
张化东表示,成功上市对于融信现阶段稀释债务、滚动资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公告显示,融信目前将于1月13日发行2016年第一期公司债,规模为13亿元,利率为5.5%~7.5%。业内认为,公司债的发行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信的融资成本。
“融信的资产负债率意味着在接下来的项目销售中必须保持高周转,一旦回笼资金环节出现问题就是很大的麻烦。从融信近两年的发展来看,保持较高的销售速度是没有问题的。但在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的预期下,光高周转还不够,还要继续依靠融资补充。”资深地产专家薛建雄说。
数据显示,2015年融信合计销售总额达到295亿元,相比去年增幅达76.8%,跻身房企销售排行榜30强。据了解,融信将于今年2月将总部从福建迁至上海。加快上市步伐或许正是融信进一步扩大规模占领市场的重要途径。薛建雄预计,若上市成功,2016年融信在规模上还会快速增长,有望交出更好的业绩。
行业或迎来上市集中期
事实上,排队等待上市的内地房企并不止融信一家,同样属于闽系的房企正荣集团也是其中之一。而此前江苏房企新城控股(相关干货)也通过B转A实现了在A股市场的上市目标。
薛建雄表示,这几年像融信、正荣、新城这样的企业正处于高速扩张的上升期,内部的资金链绷紧,必须要通过进一步融资来缓解。上市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手段。
“成长必须要借助于资本,企业肯定希望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完成与资本的对接。”亿翰智库董事长陈啸天说,“这既是对风险的平衡,也是对资金杠杆的放大,还能够形成资源嫁接的平台,有助于进一步的发展。”
陈啸天表示,地产行业进入存量时代,也就是到了分“蛋糕“的时候。在此时,最好的办好就是尽快使企业的规模、品牌、资源达到一定的程度。这样才能确保在接下来整个行业更加激烈的竞争中风险更小,收益更稳定。
张化东预计,未来前往资本市场寻找机会的房企会越来越多,“上市是它们变革发展的必经之路”。
薛建雄还指出,此次融信在香港资本市场遇冷,说明内地开发商还比较缺乏上市的国际运作经验。这对于之后计划上市的企业来说,融信的港股之路为他们提供了“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