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昨日转载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的报道,由于来自亚马逊等在线零售商的竞争,沃尔玛近日宣布将在全球关闭269家门店。其中美国本土门店154家、海外市场115家。这次关店的比重仅占沃尔玛总数量的1%左右,但已经是沃尔玛近年来关店数量最多的一年。
这一消息恰逢美国零售数据显示整个市场假日零售额低于预期之际。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称,2015年11月和12月的零售额仅同比增长3%,低于3.7%的预期。与之相比,Adobe数字指数(ADI)曾发布的报告则预计,2015年美国假日购物季在线销售额有望同比增长11%,创83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事实上,由于电子商务的崛起,作为全球最大的实体零售连锁店沃尔玛将会受到怎样的冲击,一直为外界所高度关注。去年,电商巨头亚马逊受2015财年第二季度由亏转盈的利好刺激,市值一度超出沃尔玛,被视作电商与零售业竞争的标志性事件。不过,亚马逊不是一家简单的零售公司,已经成为一家技术公司,这样对比有不科学之处。而此次沃尔玛关店数量创新高,则更有分析的价值。
沃尔玛在中国也有调整。2013年外资零售商在国内的关店总数达31家(不含家居、电器),其中沃尔玛关闭门店数达14家。当然,在关店的同时,沃尔玛也还在开店,尤其是在中国。据本报记者了解到,本月15日沃尔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湖北咸宁和云南宜良三地同时开张3家新店。自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已经开了13家新店。许多城市沃尔玛均是首次进入,在沃尔玛开业前当地鲜有全国性的连锁超市,更没有国际性的连锁大卖场。
沃尔玛一边关店、一边开店到底为哪般?其策略调整其实透露出这样的信号:在那些电商活跃、消费观念已经转向的城市,沃尔玛的大卖场模式受到很大冲击,按此趋势,有可能走向式微,但沃尔玛仍在努力找到能发挥其价值的地方。
美国是沃尔玛的发家地,沃尔玛以帮助消费者省钱为目标,创建了一站式购物的大卖场模式,这种模式也成为制造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枢纽。既然是一站式购物,沃尔玛提供商品时必然以满足大多数消费者为目标,因此,每个品类最终会为少数品牌把持。因此,大卖场模式不仅左右消费者的选择,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制造业。跟着沃尔玛“有肉吃”,伴随着沃尔玛的扩张,少数制造商也成为行业巨头。美国城市的商业形态几乎千人一面,美国也被戏称为“美利坚连锁国”。
这种情形在中国也同样出现。前几年,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因为入场费而频发冲突。这是因为,不进几个大店,供货商几无活路,而连锁零售商是绕不过去的经销渠道。现在,入场费的争论几乎没人再提起,这未必是零售商变得仁慈,而是形势不由人。因为电子商务的兴起,零售业已经开始从大众时代走向分众时代。电商的崛起重塑了由制造到消费的生态系统,根据长尾理论,电商大大拓宽和加长了消费者选择的“长尾”,不再由沃尔玛有限的货架就能决定了,许多个性化、小众化的商品都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许多很偏门的地方特产也有了全国客户就是明证。连锁零售巨头们的渠道垄断渠道优势也被化解,销售渠道再也不是几个大商超就能垄断,制造业身上的渠道束缚正日益松梆,这大大有利于制造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要大于美国,因此依然有沃尔玛大卖场施展拳脚的空间。不过,沃尔玛一直是中国零售商学习的榜样,当沃尔玛都开始了因时而变,这些粉丝也应该想想,该如何适应零售业的分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