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式首富成功学:摆脱地产主业 转型进入关键期

   2016-02-26 3750

  1988年,在深圳创业的王石和在大连创业的王健林,遇到了他们人生中最大的发展契机。这一年,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全面试点,土地使用权开始依法转让。

  漫漫30年房地产开发长河,见证了“50后”南北二王的奋斗史——他们一个居南,一个处北;一个以住宅开发见长,一个是商业地产泰斗;一个是最具声誉的职业经理人,一个是最强悍的老板和华人首富;一个敢于公开标榜“我不行贿”,一个号称要“亲近政府,远离政治”;一个无为而治多年,登山、滑雪、海外游学,一个殚精竭虑至今,西装、皮鞋、每天七点上班。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不同道路上的王石和王健林均迈到了同一高度。

  王健林带着他的万达财富故事走到了台前。去年,61岁的大陆首富王健林首次超过李嘉诚成为全球华人首富,个人财富达到2600亿元,他麾下的万达帝国总资产高达6340亿元。2015年年末那曲《假行僧》,20多天时间里超过20亿次的网络点击量,更是让外界感受到了王首富年轻、奔放的摇滚心。

  同样不向“年龄认输”的王石,也是去年至今最有人气的财经人物。他在“万宝之争”中强硬地反击宝能系的叩门。这场悬而未决的股权之争,必会是2016年最重磅的地产新闻之一。

  早年放弃万科股权后,王石注定与富豪榜无缘,但他赢得了“他说第二,无人称首”的大哥大地位。作为中国地产界的领军人物和意见领袖,王石曾多年蝉联中国“房企年薪第一人”,他的个人微博粉丝数有2350多万。

  2015年中,万达、万科牵手,确立了战略合作地位。遗憾的是,两个老王的世纪握手并未出现,多年来,这两个地产界传奇男人也鲜有出现在一个镜头下。风云变幻的2016年,对于万达、万科来说,是并重的发展大年,两位掌舵手会如何迎风击浪?

  王健林式首富成功学

  王健林的出现和万达的崛起,是中国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孕育出的众多奇迹之一。2002年,万达集团的总资产仅为100亿元,13年之后,这个数字膨胀了60倍。

  过去五年里,王健林先后问鼎地产首富、内地首富和全球华人首富,这背后实质上是整个万达帝国的价值。

  2012年,值得载入万达史册。这一年,王健林开始坚持每天跑步一小时,并在年末将万达总资产规模带领到3000亿元台阶。

  王健林擅长在政策背后嗅出商机。2012年,国家出台了鼓励企业海外发展的政策。在全球经济危机重重的当年,万达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并以此完成了走向国际的第一次完胜。

  自此,庞大的资金,跟随王健林的私人飞机,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2012年至今,王健林在海外的投资达数百亿美元,并在2014年、2015年达到波峰。这些投资涉及院线、游艇、房产、足球俱乐部等多个产业,触角伸向欧洲、大洋洲和北美。

  “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这样会事半功倍。”这句话时常挂在王健林嘴边。事实上,王健林是最出色的机遇猎手,他对大政方针、行业趋势、发展热点始终抱有远超普通中国商人的热情。

  正因为高官家庭出身,13年军队生涯及早年国企经历,让王健林深谙此道。从早年旧改,到2002年转型持有商业地产,再到2011年成立文化集团,2015年成立体育集团和金融集团,王健林做出了这个时代的精准卡位。

  他对万达有绝对的把控力,至今还保持着军人的作息习惯:每年只给自己一周左右的休假时间,且不是连休。平日里只要不出差,他每天七点钟就会到办公室,工作至晚上七八点。

  军人精神被带到了万达,王健林用强势的企业文化管理这个巨无霸,“万达首先是一支部队,然后才是一家公司。” 他热衷于颠覆自己,也从来不惮于挑战。

  虽已步入花甲之年,但王健林仍旧身板挺拔,眼神犀利。他思维敏捷,说话语速偏快,爱用反问句,爱用“搞”“整”“干”等力量性强的动词,仿佛时时刻刻准备反驳。

  “踩在刀尖上试错,不行就马上转变”,万达内部人士曾对时代周报记者这样形容万达的转型和老板王健林的行事风格。

  这就是王健林式首富成功学。2013年,王健林成为内地首富,两年后,他超越李嘉诚成为华人全球首富。从1988年那个旧改起家的区域性公司,万达在过去近30年内历经商业地产、全国性、国际性四次转型。在当下,王健林要把万达变成跨国企业,前面限定词还加上“世界一流”。

  按照他的愿景,到2020年,万达总资产将达到2000亿美元,市值2000亿美元,收入1000亿美元,利润100亿美元。彼时,万达将成为谷歌、沃尔玛那样的超级公司。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37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