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2月21日文章,原题:对中国的海外奢侈品代购者来说,终结即将到来? 随着一个消费者多样选择的世界向中国人打开,海外代购热潮或许正日落西山。
一年多以前,住在西雅图的家庭主妇刘扬(音)开始在美国采购商品,然后出售给中国国内的买家。刘是一名代购——过去几年在中国人对海外产品强烈需求中红火起来的一种工作。每天她都开车到附近的各种商店去采购化妆品、服装和包包,这些东西都是客户通过微信向她下的单。
但随着更多中国消费者找到自己购买洋产品的路子,代购生意的好日子或将结束。刘说,“有越来越多的跨境和海外网站,中国人出国旅行愈加频繁,购买外国产品越发方便……一些奢侈品牌的价格差正缩小,今后更多人会在家里直接购买。”
贝恩咨询公司的201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似乎证实了刘的预测。报告称,奢侈品代购生意去年下滑到430亿元至500亿元,而2014年为550亿元至750亿元。但这种下滑并非勒紧裤腰带的体现,而是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购物选择、大品牌降价及政府加强进口管控的结果。
中国人对国际大品牌的渴望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这样多样化。中国大陆的旅游者去年在海外花掉1.2万亿元,比前一年多出20%。位于上海的财富品质研究所负责人周婷(音)说,更低价格、更高质量以及更好的购物体验驱动着(中国人)对海外品牌的青睐,“消费外流已达到高峰,且短期内不会下落。只要中国国内产品没有足够吸引力……很难让消费回流。”
义乌的塑料玩具商比利·王(音)认为,只有通过更好的质量和更先进的生产工艺才能赢回国内消费者,“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与他们的海外市场相比,许多生产商针对国内客户的产品,质量标准依然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