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乐园要来了,预想中的大客流也要来了,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六年前,上海也曾经历过一次大客流考验。
2010年,长达半年的上海世博会为申城带来了潮水般的大人流,也让本地市民切切实实体验了一把“敞开家门、喜迎八方来客”的畅快,以至于去年米兰世博会开幕时,网上还掀起了一股热潮——“回忆世博会时的上海”。
然而,迪士尼乐园却是一场“永不落幕的世博会”。当城市运行的挑战从半年转变为永久,上海,准备好了吗?
前一则答案交给城市决策者和建设者,后一个答案则需要全上海市民一同寻找。而同为国际大都市,日本东京、法国巴黎、中国香港,这些已经拥有迪士尼乐园的城市,都是上海的老师。
就在本月初,东京迪士尼乐园和东京迪士尼海洋(Disney Sea)连续第三年宣布上调门票价格,成人单日票的价格由2015年的69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398元)上涨至74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426元),同比上涨7.2%,而12周岁至17周岁、4周岁至11周岁两档票价也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相比东京迪士尼乐园“涨跌我做主”的硬气,亚洲另一家迪士尼乐园香港迪士尼的日子却不太好过。本月15日,香港迪士尼公布的2015财年报告显示,去年业务收入为51.1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43亿元),净亏损1.4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24亿元),自2012年连续三年盈利之后陷入亏损。
内地游客骤减是香港迪士尼遇冷的一大原因,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东京迪士尼“中国游客爆满”的场景。同在亚洲,两座迪士尼乐园不同的处境,折射出的是两座城市“迪士尼态度”的差异。
23岁的上海人小吴是迪士尼“死忠粉”,去过香港迪士尼和东京迪士尼许多次。在她看来,香港迪士尼“太小”,而东京迪士尼全球独家发售小吴最爱的达菲熊(Duffy Bear),“独一无二”、“只此一家”的卖点无形中增强了东京迪士尼的吸引力。除此之外,日本发达的服务业也令小吴更乐意选择这里,“除了玩迪士尼,还要在城市里逛逛,东京比香港更让我放松,迪士尼的体验在东京更有延续感”。
虽然这只是小吴个人的观点,但也提醒上海,是否也要让城市具有“迪士尼气质”,迎接梦幻之园的到来。如果说,为上海迪士尼乐园谋划独一无二的亮点是华特迪士尼公司的“分内之事”,那么让上海在“迪士尼年”留下别具一格的印记,与梦幻之园遥相呼应,则是每个上海人能为这座城市达成的使命。
回想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沿线的轨交线路几乎满员,7号线、9号线等途经大学城的轨交车厢被各式行李箱占据,分不清谁是快开学的学生、谁是来参观世博会的游客。当年如有亲朋好友需要来上海小住,若不提前一两个月预订宾馆几乎就等于要在申城露宿街头了。酒店房价顺势高涨自是不说,几大商圈也是人满为患,以至于有人笑称“再难吃的饭店世博会时都会爆满”,而餐饮业、酒店服务业从业者也笑言,“世博会半年做了三年的生意”。当世博会曲终人散,城市运行回归日常,不少人都松了口气。上海经受住了考验,为世博会建设的市政设施则能继续为普通市民所享,世博会期间市民养成的一些好习惯也随之保留,但这半年也同样暴露出上海的一些薄弱之处,亟待补强。
与世博会不同,迪士尼乐园将在上海“常驻”,可以预见,这一世界顶级的梦幻乐园将再次为上海引爆人潮,同时也将检验六年过后上海的胸怀和能力。交通、服务业、城市物价和市民生活感受都将再遇挑战,但经历世博考验后的上海,这一次势必更加从容。
一座城市的胸怀,由此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