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消费者对于吃饭、娱乐都很注重,只有百货店内的生意很差,我们员工倒是很忙,因为要不停地写报告和开会,研讨究竟如何提升业绩,并且分析业绩下滑的理由。”从事百货行业工作超过10年的张勇疲惫地说。
过去的一年间,百货业者一直经营惨淡。
记者近期多方调研和采访后了解到,在成本高企和电商冲击之下,百货业绩大量遭遇“滑铁卢”,消费者如今更注重的是具有体验感的大型购物中心或者索性“小而美”的便利型商业。面积、租赁期限、改造瓶颈等硬伤让百货业难以转型,只能眼看着客源流失。而联营扣点和定价权难以掌控更令百货业毫无价格优势。
根据中国专业商业地产全程服务机构RET睿意德统计,去年有超过一半比例的百货业者,其关店速度快于开店速度,万达百货光在2015年就关店56家。而“雪上加霜”的是,百货业关店潮已然来临,合作者品牌方也因种种原因而调整销售渠道,诸多品牌商包括LV这类“大户”在内,如今都是大收缩策略,这令百货业者更难以招商。
关!关!关!
想要抓住消费者,就要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
根据《2015年度尼尔森零售物业行业报告》,目前,仍是80后和70后消费者的消费力最强,但是在工作节奏较快和家庭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购物的频次反而较低,尤其是80后。这类人群非常注重体验式消费,尤其是“伴随消费业态 ”——有四成的消费者会在孩子游戏或培训的过程中进行其他消费,餐饮和超市消费是两大最主要伴随消费业态。此外,主要消费人群这几年在展览上花费持续上涨,2015年计划人均年花费将达到841元。
简而言之,娱乐体验、餐饮等业态对实体商业而言非常重要。不幸的是,这恰恰是百货业态缺乏的。《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上述报告一致,电影院、餐饮、儿童体验业态是如今拉动实体商业的主力,然而百货店内通常只售服饰、家居、化妆品等,其几乎不涉及电影院、餐饮和儿童游乐。
这就造成消费者对百货与购物中心有天差地别的印象。《2015年度尼尔森零售物业行业报告》指出,大多消费者认为,购物中心除购物外,还有饮食、娱乐等多种配套,能满足一站式休闲需要,而百货商店单纯购物为主,其他业态没有或很少;购物中心大牌较多,比较有档次,而百货店内有很多不知名品牌,且品牌选择少,柜台聚集,感觉拥挤、杂乱。
加上各类成本不断上升、电商冲击等原因,实体零售业者实在难以负荷压力。比如百盛商业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5年其销售额180.998亿元,同比下降6.9%;同店销售下降8%;经营总收益47.39亿元,同比下降5.5%;商品毛利率为16.8%,下降0.7%;2015年经营亏损9450万元,整体亏损高达1.83亿元,同比下降174.3%。新华都2015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15年,该公司实现总收入64.8771亿元,同比下降7.56%,净利润亏损3.87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155.70%。新世界百货刚刚发布的预告显示,2015年下半年的净利润仅为5981万港元,同比下滑高达70.96%。
百货业者为了止损正在努力,巴黎春天上海浦建路店新建巨型滑梯,正是为了带动人流;郑裕彤在去年年底一个月内将新世界旗下8个项目及2块地打包339亿元卖给了恒大;常州茂业百货干脆改做奥特莱斯。所有方式中,关店是最直接和广泛采用的方式,去年关店潮尤其明显。
根据2015年上半年百货数量的统计,从开业品牌看,除了万达上半年开了3家新店外,其他百货品牌只开了一家店,包括天虹、茂业、银泰百货、银座商城、丹尼斯、新玛特6家中国百货品牌以及巴黎春天百货、大丸百货、美国梅西百货、新光天地、百盛百货5家外资百货品牌。从关店看,外资百货占半壁江山共关店6家,包括天津津乐汇、天津远东百货、天津百盛百货、北京华堂商场、武汉NOVO百货、马莎百货。近两年,百货关店已经是常态,而外资百货在华门店接连倒闭,甚至彻底退出中国市场又成为百货业趋势之一。
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含百货、超市)在国内共计关闭120家。百货业态关闭25家,其中,万达百货关闭10家,马莎百货关闭5家,天虹商场关闭3家,金鹰关闭2家,远东百货、阳光百货、百盛百货、华堂商场、津乐汇百货各关闭1家。
公开数据显示 ,以去年1~8月来看,王府井百货关店5家,马莎百货关店5家,尚泰百货关店1家,华堂百货关店5家,天虹百货关店5家,金鹰百货关店2家。
RET睿意德统计显示,2015年5月,百盛退出保定,2015年11月,百盛郑州万象城店关店。在此之前,百盛已关闭了济南、常州、北京、天津等5家门店。天虹商场半年时间先后关店5家,而万达2015年内关店数量高达56家,惨象丛生。
硬伤与软肋
既然业者也看到了问题所在,缘何只能选择关店而难以解决问题呢?
“首先,百货业是有面积硬伤的,大部分百货店的体量面积都在3万~5万平方米左右,这个面积非常尴尬,因为目前大型体验式购物中心或者小店是方向,大型购物中心通常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上,而小店则在数千平方米,百货店的面积属于不上不下,这是先天不足。另一个硬伤则是改造配套,其实有一部分百货业者已经开始引入一些餐饮这种体验式业态,但是百货本身不涉及餐厅,一旦要引入餐厅,则在后台系统、排污、排水管道等方面要改建,有些百货业的建筑已经定死了,部分结构根本不能改动,所以无法引入餐厅,电影院的问题也是一样,电影院的消防规定很特别,而且还要在硬件上符合大屏幕的高度和座位的高低起坡设计,这些硬伤都无法克服。” RET睿意德商业服务部董事杜斌分析。
尽管也有部分业者克服困难,比如太平洋百货在上海徐家汇的门店内引入了部分餐饮品牌,但据记者观察,其餐厅生意一般,并没有起到太大的带动人流的作用。
“原因很简单,现在大部分的购物中心会调整餐饮店招商比例,以前餐饮大概占比20%以下,现在都起码占比30%甚至可高达45%,也就是说,去购物中心吃饭则餐厅品牌选择非常多样化,而去百货店吃饭,则品牌、口味选择都很少。因此即使少数百货店开拓了餐厅业务,却依旧难以吸引客流。”为诸多大型购物中心进行招商业务的杜斌深谙其理。
此外,成本则是另一大硬伤。国内大部分百货都是租赁模式,很少有自持物业者,随着这几年一大批租约到期的项目出现,则租金成为问题。
“你只能选择要么撤出,要么接受涨价的租金,10年间,租金已经涨了数倍,有些热门的黄金地区,租金可能涨了十倍,以现在百货业者如此巨大的经营压力,根本不可能负荷这么大的租金成本。”张勇坦言。
人力则是又一大逐年上涨的成本。
“和网店不同,实体店无论如何都需要有人站在柜台,根据以往的经验,百货店内,一个专柜需要配备6个店员,每3个店员一组,相互轮班,但是现在很多专柜为了节省成本,都大量减少员工,不少品牌专柜的人员已经减少到每个专柜3个店员。这也是业者的无奈。”张勇告诉记者。
如果说“硬伤”是先天因素,则百货业还有后天造成的“软肋”。
本报记者采访获悉,联营扣点是百货业一直以来运用的模式,即商品其实是属于品牌商的,销售之后,品牌商与百货扣点分成。此种模式之下,百货店对于品牌的引入会非常同质化,因为中国大多服饰、化妆品等都是采取区域代理制度,为了获得更高的扣点利益,百货店必然选择一些热销品牌招商引入,这就使得大量“小众化”的设计师品牌或者个性化品牌被排除在外,进入百货店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大众化品牌”。在电商还没有兴起之前,人们还愿意到百货店购物,但是如今大量的品牌比如GAP、ONLY等都有网店,很多网店的价格比实体店便宜50%甚至更多,于是消费者就“用脚投票”,转向网店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