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唯一历史街区变身高档商业街

   2016-04-26 2110

商业在疯长文化“被涅槃”江苏宿迁唯一历史街区变身高档商业街

商业在疯长文化“被涅槃”江苏宿迁唯一历史街区变身高档商业街

商业在疯长文化“被涅槃”江苏宿迁唯一历史街区变身高档商业街

作者:王宏伟

东大街,江苏宿迁最后一片历史街区,如今半是荒草萋萋,半是施工工地,临近宿迁最繁华的商业街幸福路一侧,苏宁集团的旗舰店和商务办公楼的玻璃幕墙映照着车水马龙。为了总投资15亿元的“宿迁1897”项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道生碱店已被平移28米,东大街内千余户居民已基本迁空,126亩的街区内只剩下不到50栋老房子,宿迁市唯一的历史街区正在变身高档商业街区,首批商铺已经在苏宁销售中心登记预售。

历史街区名存实亡执法人员曾被推落水坑

2013年12月13日上午,宿迁幸福路苏宁广场上,施工人员正在为省保文物道生碱店前的地面铺上花岗岩地砖,道生碱店被整体平移28米的痕迹就此被彻底抹除。

道生碱店建于1897年,这就是“宿迁1897”项目命名的依据。清末外国传教士到到宿迁传教,受到当地人张道生的帮助。后洋碱、洋油涌入宿迁,张道生在教会帮助下获得独家经营的机会,因此发了大财,并建了宿迁最高的一栋商业建筑:25米高的道生碱店。如今,道生碱店南侧不到40米,苏宁旗舰店已经完成外装修,高度约是道生碱店的2倍;道生碱店北侧不到20米,苏宁的商务办公大楼已经盖起四层,设计高度高达100米。道生碱店被庞大的现代建筑夹在中间,现代商业的高大、豪华和傲慢,反衬得文化遗产渺小、寒碜和过时。记者从江苏省文物局了解到,道生碱店早在2001年就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后被列为省保,然而时至今日,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仍未划定。

与道生碱店“被搬家”相比,东大街“被肢解”的命运更加不幸。东大街是一条仅有几米宽的巷子,但该地区自明代起就是宿迁的商业中心,直到目前仍是宿迁的两大商圈之一。如今的东大街,路西已变成高耸的苏宁旗舰店和商务办公大楼,路东是一片大工地,其间矗立着近50栋青砖黑瓦的老房子,“钉子户”胡阿姨告诉记者,这种人去屋空的状况已经持续了两年左右。更远处尚未开发的区域里,近十处老房子散落在房檐高的荒草中。除了有文物价值的老房子,其他历史街区保护的诸多要素,如街巷的肌理、传统的风貌、原住民和传统生活方式在东大街片区均已荡然无存。

即使这些老房子,也未必保得住。在宿迁市规划局,记者查阅了2011年3月获批的《宿迁1897——东大街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70幢历史建筑中,只有6处被原址原样保留,其余的则要被“更新”或“迁建”,不仅要落架重建,连结构也要变成钢筋混凝土,建筑元素上还要借鉴镇江和徐州的传统建筑,美化出新。

改造后的街区又会变成什么样?规划显示,这里将建成包括丝绸、军事、中医、洋货等在内的文化商业区,体验式居住,餐饮、影院、百货、创意工坊溜冰场、电子游戏等体验式购物区,合庆映月、悦君雅筵、渔歌莲唱、春衣绣堂、梅村竹雪等原本没有的八大景点。显然,这是一种大拆大建的商业化改造,宿迁最后一片历史街区将被改造成现代商业街区,传统建筑被改造成仿古建筑作为招揽人气的幌子,原住民和传统生活方式更是无影无踪。

这种状况显然突破了江苏省文物局许可的底线。2010年6月,东大街改造刚刚开始时,江苏省文物局在网站发布消息,称“70余处古建筑将得到有效保护”,然而三年过去了,仅剩的近50栋多数却面临着落架重建,岌岌可危。

宿迁市文物部门对东大街保护更是有心无力。2011年,省文物局曾派专家组专门调查东大街遭破坏一事,宿迁文物部门在汇报中写道:“开发建设单位为了利益驱动,一直想方设法将这批古建筑拆除重建,市直一些部门领导也支持建议拆除重建,文保工作困难重重……苏宁置业……打桩作业紧邻道生碱店不足10米,将会对其有很大危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保人员告诉记者,2012年11月,苏宁置业未经审批,在道生碱店的文保红线内施工,文物执法人员到现场查处时,遭到施工人员的围攻,他们不仅抢夺执法人员和电视台记者的相机、摄像机,还把他们推落到水坑中,当时的气温在零度左右,执法人员爬出水坑时制服沾满污泥浊水,被冻得浑身颤抖。2013年12月中旬,江苏省文物安全大检查苏北组来到宿迁,站在已变成工地的东大街,检查组负责人气愤地发问:“文化遗产尊严何在?文物部门尊严何在?”

巨资买规划自断文脉拆历史街区至少赚4.2亿

元宿迁东大街获批的方案是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所属的北京华清安地公司设计。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并不是东大街唯一的设计方案,在此之前,同济大学于2009年也做过一个设计方案,其中显示,“宿迁1897”项目的商业开发至少可以赚4.2亿元。

虽然同样未涉及对原住民的保护,但同济方案比清华方案更注意历史建筑的保护。该方案将道生碱店原址保护而不是平移,将74栋历史建筑中的59栋列为一类建筑,原址原貌保护为主。同济方案还作了投资收益分析,其中拆迁成本约为2.95亿元,建造成本约为1.8亿元,设计费、规费、税收等其他费用2.57亿元,而在建成之后,该片区的销售额约为11.6亿元,开发盈利超过4.2亿元,照此推算,历史街区开发的收益超过了35%,极为可观。而清华方案将容积率从2.01提高到2.2,再加上4年来土地和房价的增值,开发历史街区的收益还会更高。

在苏宁广场的销售中心,每层2000平方米的商铺已经开始预售,门口的巨幅广告写着“25万方城心地标,引爆中心投资潮”。售楼小姐告诉记者,道生碱店以南的苏宁旗舰店即将开业,以北的商住楼还在建造中,但已经开始登记,销售价格尚未确定,考虑到宿迁公寓的价格已达七八千元,商铺的价格肯定会更高。那么,被迁走的居民会回迁吗?售楼小姐干脆地说:“不可能再回来了,这里已经变成商业区了。”

2013年12月15日,宿迁苏宁广场举行客户答谢会,称该项目将引领宿迁商业、办公与居住走向崭新的高度。百米地标性高度、全呼吸式玻璃幕墙、挑高星级大堂、自由面积组合等诸多优点,“必将不负全城厚望,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

可是,这种经济利益却与那些原住民无关,他们只是被迁徙的一群人,和历史街区一起为现代商业和财富盛宴腾出空间。在这个规划中,政府得到的是卖地款和税收,苏宁得到的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商区,他们双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而主导这个项目,毁掉宿迁最后一条历史街区的,恰恰是政府自己。清华方案的主要设计师弓箭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和苏宁没有任何业务关系,委托方是宿迁市规划局,规划的协议价格超过400万元。他们接手项目设计时,东大街片区拆迁已经基本完毕,居民也已大部分搬走。他说:“这也是设计师的一种无奈,项目交到我们手上时,是保还是拆,是做成文化保护区还是商业开发区早已被决定。”面对这样的现实,设计师也只能“奉命”在尽可能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将之规划成一片高档商业街区,随后宿迁市再将设计方案作为附加条件,对东大街地块招标,最终引进了苏宁。地方政府花巨资买规划自断文脉,着实令人扼腕。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但是宿迁市已经抹去了最后一条历史街区。申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宿迁市多年的计划,不过申报有一条必备条件,那就是至少有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如今唯一有可能被评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东大街片区被商业化改造,宿迁已经永远失去了跻身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格。

老街区遭遇“坏资本”规划方案曾被文物部门否定

即使已经生效的清华规划,也在被突破。规划中道生碱店南北两侧限高24米——低于道生碱店,但苏宁旗舰店和苏宁商务办公大楼(主体)的高度均已达40米左右。

随着采访的深入,第三份规划又浮出水面。规划的牵头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学鹰告诉记者,历史街区的保护由住建和文物两个部门共管,然而宿迁规划局批准清华方案时,宿迁文物部门却不知情。2012年8月,清华方案报到江苏省文物局后未获批准,被要求进行修改,周学鹰因此受宿迁市文广新局邀请,对东大街现存历史建筑进行鉴定。随后,依据宿迁市文广新局的要求,苏宁委托其做了第三份规划,周学鹰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接手时,地块内仅剩下48座建筑。规划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对每栋现存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并制定相应的修缮方案,建筑元素是纯宿迁地域的。调查中发现,不少历史建筑采用化石般的大叉手构架形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二是东大街的环境整治规划,吸取了同济和清华的长处,除4处破坏严重的房子无法保留外,其余全部保留并修缮。并且,计划把前几年被拆除的12处老宅构件从仓库中取出,复原、修缮其中的8座,一退一进,总数多出4栋历史建筑。”对比可见,这个方案应是所有规划中最尊重文化遗产保护的。

然而这个方案交给苏宁后却泥牛入海,没有任何反馈。与此同时,清华方案还被欠着200万元的设计费,而欠费背后有更让人不安的原因。知情人告诉记者,2013年底,设计团队曾来宿迁找规划局催款,但规划局称在等国土局打款,而国土局说苏宁还没交齐买地款。这位知情者认为,地块的开发模式有问题,苏宁旗舰店和商务办公大楼是“宿迁1897”项目中利润最高的部分,而历史建筑最集中的地块利润最低。他说:“现在肉吃完了,苏宁有多少积极性去啃骨头?换言之,苏宁会投入多少热情和财力保护传统建筑,还有待观察。”

历史街区正被改造成高档商业街区,宿迁东大街遇上了“坏资本”,然而这里发生的,其实是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面临的共同困境。三份规划都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原有的老街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建筑老化、破损严重,违章搭建多,生活条件差,在被拆迁前,居住者多为老人和外来租户,因而成为城市中弱势群体的聚居区。曾经宿迁最繁华地段、文化和商业中心沦落至此,实在令人惋惜。东大街被改造的方式也是国内历史街区改造的主要方式:公司运作、商业导向、迁走居民、大拆大建,最终在历史街区的废墟上,崛起了全新的商业街区,它也许能带来滚滚财源,但却永久失去了城市记忆,人们再也无法从中寻到“乡愁”。

老城区跟上现代化步伐政府应该做什么

老街区需要更新改造,重新激发活力,跟上城市现代化步伐,不仅必需而且急迫。那么,目前的更新模式有哪些?

弓箭告诉记者,最理想的是微循环渐进式的,政府负责街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区域的改造,改善生活条件,使街区更加宜居,同时疏散人口,扶持居民修缮房屋,北京在奥运会前曾投入10亿元对四个城区40条胡同进行修缮和整治,居民愿意迁出的,有三种安置方案备选,不愿意搬走的,还可以回到原地;第二种是政府成立开发公司,引入外部力量进行商业开发,至于开发强度多大,居民迁出多少,街巷格局和历史建筑保护得如何,由政府来主导,这是目前的主流模式;第三种是引入公司改造,这样做政府付出的代价会很大,最典型的是上海新天地,核心保护区3万平方米,但划给开发公司的面积达150万平方米。这样做带来的问题是政府的主导权难以保证,而企业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保护与开发的冲突比较剧烈,而这正是“宿迁1897”所采用的模式。

在周学鹰看来,建筑遗产是体量最大、分量最重的文化遗产,建筑遗产组成的村落、城镇、城市及其历史街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创造出的一个个空间场所,不仅是人们生活、工作、交往的物质载体,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性灵。可惜的是,在我国各地建筑遗产丰富的老城、古镇、古村中持续着“净地出让”、“拆旧建新”、“毁真造假”……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和平时代,文化遗产被成片平毁,实在令人心痛。

“政府是规则的制定者,需要通盘考虑各种利弊、各方利益。那么,在历史街区的更新中,政府的职责是什么?这是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曾在保护南京老城南时奔走呼吁的周学鹰提出四个建议:首先是厘清产权,产权清晰的老宅保护状况总体好于七十二家房客式的老宅,搞清是谁的房子,是下一步保护修缮和疏散人口的基础;其次是补上基础设施的陈年旧账,使得老街区通过改造也能过上现代化生活,改善民生是老街区重现活力的前提;再次是老街区更新时不能只打经济牌,不算文化账,实际上二者完全可以互利共赢,通过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原住民生活,来带动旅游、生态、文化产业等的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如果在具体地块中政府只想收益不想掏钱,必然带来商业疯长文化消亡,如果中国的城市连一片历史街区都不愿意“供养”,文化强国又从何谈起?四是坚持历史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居民迁出以自愿为主,留住原住民和民风民俗,这也是历史街区在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功能。

宿迁已经失去了作为历史街区的东大街,那些在工地上蒙尘的老宅、在荒草萋萋中隐现的老宅,仿佛点点音符谱出文化的悲歌。近些年来,在GDP至上的思想指导下,大拆大建式的野蛮式发展伴随着文化遗产的大量消失,文物普查显示,近30年共消失了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不久前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确立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周学鹰说:“但愿东大街式悲歌成为最后的绝唱,不再上演。要学会引导商业发展、经济冲动的正确方向,也就是在保护文化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地方政府理当补上的一课。”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