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资产“证大之痒” 新袍入主半年抛售股权难度思量?

   2015-12-27 观点地产网7940

观点地产网 被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低价抛售时,不少人感慨曾风光一时的上海证大多少有些辛酸。

原本以为终于找到了财大气粗的婆家——东方资产,但令人意外的是,入主仅半年的东方资产于近日计划出售上海证大若干股权。

12月24日,上海证大公告宣布,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潜在卖方)与四名单独的独立第三方(作为潜在买方)签订了四份谅解备忘录。

值得关注的是,公告中并未提及交易价格。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此前东方资产从戴志康手中收购股权时,为每股股价0.2港元,较彼时每股约0.446港元的资产净值打了个对折。

对于是次东方资产计划出售若干股份,有分析认为,这与上海证大在资本市场估值偏低不无关系。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上海证大最新股价,截至12月25日收盘每股股价0.167港元,市值24.85亿港元。

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上海证大在地产方面的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也是关键因素。作为资产管理公司看重的是地产企业的业绩稳定性,业绩稳定性来自于现有土地储备,盲目扩大资本开支反而破坏业绩稳定性。

上海证大再卖一次

距离东方资产正式入主仅半年时间,上海证大将再一次被摆上交易台。

根据上海证大发布最新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潜在卖方)已与独立第三方(作为潜在买方)签订四份谅解备忘录。

若交易完成,上海证大的控制权或许出现变动,而潜在买方须根据收购守则规则26.1提出强制性全面收购所有已发行股份及注销上海证大所有尚未行使购股权。

上海证大称,公司董事经作出审慎周详查询后所知,潜在买方及各自最终实益拥有人均为独立第三方。目前,各潜在买方显示有意按每股若干价格或价格范围,购买东方资产持有上海证大的若干数目股份,惟须进行进一步磋商及相互同意。

上海证大强调,根据各项谅解备忘录条款,若东方资产及潜在买方未于2016年1月20日或该日之前订立正式协议,则谅解备忘录将告失效。于公告日期,概无就各项谅解备忘录下拟进行可能交易订立任何正式及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上海证大还透露,东方资产与潜在买方的讨论仍在进行。因此,可能交易可能会进行或可能不会进行。为免产生疑问,东方资产拟于完成与潜在买方磋商后不会进行任何一项可能交易或仅进行一项可能交易。

此外,上海证大已向联交所申请股份于2015年12月28日上午九时正恢复买卖。

值得注意的是,东方资产收购上海证大成为控股股东至今仅过了半年多时间。但据观点地产新媒体观察,在这期间,东方资产曾出现两次大笔减持上海证大股份动作。

资料显示,2015年5月20、21日,东方资产分别减持2亿股套现8853万港元,成交均价0.313港元;减持1亿股套现5775万港元,成交均价0.317港元。

据了解,上海证大在2015年初由戴志康先后以每股股价0.2港元,较彼时每股约0.446港元的资产净值打了个对折,出售超过50%股权予东方资产,并提出全面收购要约。

而截至2015年12月25日,上海证大收盘每股股价0.167港元,东方资产变动后持股69.83亿股,持股占比46.93%,市值大幅缩水。

东方资产难度思量

“对我而言,是半卖半送。”戴志康在抛售上海证大时表示,这个行业(房地产)太拥挤了,不需要这么多公司。

那么,这一次东方资产又是为何在入主半年后就选择抛售上海证大股权?

有分析告诉观点地产新媒体,东方资产作为资产管理公司看重的是,地产企业的业绩稳定性、分红潜力和低估值。地产企业的业绩稳定性来自于现有土地储备,盲目扩大资本开支反而破坏业绩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资产从戴志康手中接过上海证大后便开始大刀阔斧补仓布局。

今年8月25日,上海证大发布公告称,以约45.14亿元收购中冶持有的6家附属公司,在南京补仓了11宗地块。11月19日,上海证大参与由资产处置法院举行的公开拍卖并竞投成功,将以总代价约3.44亿元收购位于江苏南京的相关物业,总楼面面积达2.63万平方米。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资料发现,上海证大在国内拥有的商业和住宅项目,都是其早些年拿下的地块,而近一两年来,其却鲜有拿地动作。

虽然在业内看来上海证大拿下的部分“中冶地王”地块并不是特别优质的资产,但这却是东方资产接盘上海证大后寻路地产圈最直白的宣言。

事实上,在收购上海证大时东方资产曾表示一直积极投资房地产业务,并认为上海证大房地产目前业务有潜在升值空间,估计凭其财务及商业支持,可令上海证大长期增长。

据了解,目前上海证大在房产上的主力投资集中在商业地产,旗下拥有上海大拇指广场、南京证大喜玛马拉雅,青岛大拇指广场,南京大拇指广场,扬州商业项目等12个商业地产项目。

而购物中心和酒店尤其是酒店,因资金占用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要求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但是,上海证大在商业运营方面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以上海“喜马拉雅中心”为例,该项目开业以来,喜马拉雅购物中心出租率不足九成,年均租金收入不到2000万元。酒店入住率仅在七成左右,年均运营收入约1.7亿元。

除了商业运营困难与大量的资本投入外,上海证大在资本市场估值偏低,加上在地产方面的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或许这才是东方资产选择短时间内抽身的主要原因。

估值方面,在东方资产年初宣布收购公告时,上海证大股价一度猛涨17.486%至0.215港元,市值也冲破30亿港元,为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而今,上海证大每股股价0.167港元,跌幅达22%。

业绩表现方面,近两年来,上海证大利润贡献一直为负值。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集团录得营业额约15.80亿港元,较2013年约22.28亿港元下降29%。期内,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4.38亿港元,去年同期则录得溢利约7934.7万港元。公司股份的每股基本亏损为2.95港仙。

2015年上半年上海证大录得营业额约11.57亿港元,同比上升44%,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5.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52%;公司股份每股基本亏损为3.45港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794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