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X频频进军中国 2015年万达在大中华区已超23%

   2016-05-06 5910

David Keighley 喜欢谈起导演的拍摄癖好,比如诺兰从拍摄《蝙蝠侠》系列开始,就“特别喜欢 IMAX 摄影机带来的全画幅画面”。他说的是用IMAX胶片摄影机拍摄,观众可以看到画幅从一个通常的扁扁的形状纵向打开成一个近乎方形的形状,画面内容更丰富,占据你几乎全部的视野,从而营造出一种近乎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数字摄影渐渐取代胶片的过去十多年里,IMAX是为数不多的依然在为电影导演和制作人提供胶片拍摄和放映的技术公司。就像诺兰,他和IMAX的合作从2008年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就开始了,两者合作的核心就在于胶片。

关于《敦刻尔克》这部电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面目,诺兰目前还没有任何说法。不过,在这部影片当中,诺兰将会完全使用60毫米胶片和IMAX胶片进行拍摄。事实上,早在2012年诺兰推出《蝙蝠侠:黑暗骑士》的时候,诺兰就明确表达过对于IMAX的热爱:“我觉得IMAX是有史以来发明出的最好的电影格式。”

这是IMAX在过去十年里带给好莱坞的改变,电影导演们也乐于尝试,因为更大的银幕确实能够满足电影本身那种造梦的属性。这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被 IMAX 视为未来的市场机会。

IMAX 大部分的未来技术研发方向围绕观影体验进行。包括眼镜、电影院座椅、放映系统等等。“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专门针对亚洲人的3D眼镜,尤其镜架镜托这个地方的改进(以便更适合亚洲人的脸型)。” David Keighley说,“之前主要的问题是鼻子对这个镜托方面的支撑力。”

去年IMAX推出了全新的激光放映系统,它提供更亮的画面,对比度更强烈,锐度更鲜明,声效更震撼。

但这个系统的缺陷是它更适用于特别大的IMAX银幕,这意味着即便开发出了设备,得以使用的场所也极其有限(目前只有位于东莞和哈尔滨的两家 IMAX 影院中看到)。在这家公司,银幕和设备总是结伴而行。他们向好莱坞制片厂提供摄影机的租赁服务、向电影院线销售放映设备和整套影院技术。在中国,IMAX 也被视为“高级观影”的必备硬件。因此很自然,它们会继续开发适合中小银幕的放映系统。

“为观众创造出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IMAX随时随地都会提起这么一句话。

早期 IMAX 影片大多是科教片和纪录片,因为这些素材可以让它更轻松地从国家科学基金会那里拿到资金来建设自己的银幕和影院、而且拍摄风景和动物也不需要支付片酬。

IMAX 的商业化是从1994年开始的,当时还在投行工作的Richard Gelfond通过一起杠杆交易收购了IMAX,开始向好莱坞推销这种技术。最终IMAX说服了好莱坞,他们凭借的是一种名为DMR的技术,可以将普通数字摄影机拍摄的影片转制为IMAX格式,以及和制片方共同承担IMAX影片转制成本的商业模式。

为了能够更接近好莱坞IMAX也开设了位于洛杉矶的办公室。2014年IMAX还在距离好莱坞六大制片厂约半个小时车程的地方兴建了一个新的总部,耗资4500万美元。

如今IMAX的客户遍布全球,具体而言,有1000多张银幕被售出并投入使用,其中290张左右位于中国,100多张则位于万达院线当中。“万达是我们在中国目前最大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IMAX首席执行官Richard Gelfond说。

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IMAX来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年,3.73亿美元的总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接近三成,净利润更是增长了超过五成。

迪士尼是他们最重要的客户之一,2015年初,已经合作过25部影片的迪士尼又和IMAX签订了一份新的合约,一直延续到2017年。而在院线这一边,正如之前提到的,万达是它最大的客户之一。

就在2016年1月,杜比和万达院线签订了协议,将会在中国开设100家杜比影院。3月初,RealD在北京发布了最新的“终极银幕” (Ultimate Screen),合作方还是万达院线。这家美国公司擅长的是3D技术,他们宣称终极银幕可以大幅提升3D电影的放映亮度,从而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

IMAX的红利还是在于它此前打下的品牌效益,这也是它频频提起中国市场的原因。借助在电影行业渗透的影响力以及品牌效益,它还有一点时间来应对未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591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