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风最早从书店吹来。
文创产品玩复古。(冯秋瑜摄)
咖啡馆内充满花香。(冯秋瑜摄)
文创产品讲求创意。(冯秋瑜摄)
“文创”为消费者带来新体验。(冯秋瑜摄
名词解释“文创”是“文化创意”的简称,意为将文化植入产品中,提升商品的文化附加值。文化的创新创意延伸至手表、服装、家具用品、文具、礼品等各类大众日常消费的成熟产品上,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商场吹文创风 讲文艺“文创”风最早从书店吹来。位于太古汇(相关干货)的方所书店陈列了越来越多的文创类精品供顾客选择,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据了解,方所如今已经成为构成太古汇消费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吸引了大批的人流。
刚进驻高德置地冬广场的联合书店同样颇有文创氛围:书店在图书方面以人文、艺术、生活类为主,并且配搭印章DIY、木工、手鞠等文化产品,营造出浓浓的人文氛围,各种文艺活动颇显“高大上”。位于白云新城的凯德广场也正在营造浓郁的文创氛围,“西西弗书店”是其“Happy hour”的重要打造者。书店以城市故事与年轻时尚为主题,店面配色非常欧式,“书山书海”的摆放营造出温暖的艺术空间。
而位于广州购书中心四楼的“放学回家”文创空间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父母的推崇。原木调的质朴空间营造出乐趣和温暖的氛围,各式蜡笔、水彩笔和作业本、布艺等手工DIY的材料也吸引了大批家长和小朋友选购。
据了解,诞生于广州本土的“放学回家”已经引起了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等多地一线商场的兴趣。
消费者:“文创风”很治愈“现在广州商场的花样越玩越多,逛街也越来越有看头了。”在高德置地广场(相关干货)联合书店,记者碰到了正在研究“广州嘢”、“UN良品”等文创产品的"新广州人"小黄。“刚过来这边办事,碰巧这里就有专门介绍东山文化风情的明信片,长了不少见识”。小黄就购买了明信片、3D拼图、日本进口的彩色铅笔、一个刻有自己名字的印章等多个文创商品,共花了几百元。
同样购买了百余元一套DIY印章的Lucia是给女儿选礼物。“在DIY印章中,可以让孩子感受中国传统的活字文化,也可以让她在属于自己的作品或书籍上盖上自己名字,能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和自信,是个有意义的礼物。”专门来商场学习木工的小吴则从一对筷子的雕琢中领悟到了创造的不易。
90后的苏菲则非常喜欢“文创”风设计的咖啡厅,“咖啡厅里布满了各种鲜花,特别适合女孩子。"人面桃花茶"、"大小乔"、"睡美人"等花茶的名字听着就美丽,特别治愈。”苏菲也很喜欢一些商场定期举行的各类文化讲座,例如,继前阵子跟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外籍专家重读莎翁的《奥赛罗》。这周末,苏菲又可以听国内HAYA乐队的座谈,“感觉好期待!”
商家:“文创”贡献率占书店三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文创”产业的盈利水平良好,而且图书在盈利贡献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联合书店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联合书店在广州市场每年都在盈利,且图书的盈利贡献在六成左右,“广州嘢”、“UN良品”等产品的贡献约三成。
高德置地广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物质的需求不仅停留在品牌上,大众会更加注重设计品位,来满足自我审美在物质上的体现。文创类品牌一直有市场空间,主要价值在于为消费者提供了心灵满足。如今文创风在广州市场上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广州零售市场单一以吃喝玩乐为主的业态格局,使得市场品类更加多元与丰富。”
而“放学回家”文创空间相关负责人则认为,如今,商场里的文化空间越来越受到青睐,“人们希望去在一些有创意的文化空间活动,在那里,消费不仅是买东西,更是一种生活体验。”
专家:文创 体验式消费主力之一“国内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在未来3到5年内,可能就不再叫购物中心,而会变成约会地点。”上海交大中国商业地产研究所专家方宝庆认为,今后购物中心从零售业态中取得的收入可能占不到60%,另外40%甚至到50%的收入会来自体验、文化、餐饮、娱乐四大块,“以"文创"为代表的体验式消费新潮流将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
专家认为,创新和创意让商品承载文化,使文化与市场对接,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今后,不少实体书店都将是结合文创产品、咖啡饮品、互动活动的新型书店。
不过,文创产品和品牌要想赢得市场也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对于广州市场来说,如果规模小、成本高,销售量不大,就会有生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