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建利用在资本市场的挪腾之术,在盘活现有资产的同时,成为拥有两个上市平台的地产巨头。
在轰轰烈烈的央企地产改革浪潮中,逐渐清晰的定位和战略以及AH股的双融资渠道等等,都已成为中交建地产业务得以为继的护身符。
重组中房地产
5月20日,中房地产重组预案落定,中交集团下属的地产公司角色逐渐清晰。中房地产作为中交集团地产板块唯一A股上市公司,将成为除绿城中国外,未来唯一的国内房地产业务开发平台,双方的同业竞争问题也将在3年内解决。
中房地产重组方案显示,中交地产和中房集团旗下六个项目公司的股权注入A股平台,并非公开募集配套资金42.5亿元。
公告显示,中房地产拟向中交地产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中交地产100%的股权以及中房集团持有的中住兆嘉20%的股权、中房苏州30%的股权、中房天津49%的股权、重庆嘉润30%的股权及重庆嘉汇30%的股权。
此外,中房地产重组引入民营资本。本次交易中募集的配套资金总额42.5亿元中,中交集团8亿元,温州德欣(中梁集团)34.5亿元。资金用途主要为房地产项目投资、偿还金融机构贷款及融资租赁款。
按照中交集团的规划,3年内将解决中房地产和绿城中国的同业竞争问题。未来将综合考虑两家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逐步通过品牌定位划分、区域市场划分、资产整合、业务整合等有效措施解决中房地产和绿城中国的同业竞争问题。
7家地产公司明确退出房地产业务,包括中交郑州、山水雅居、沈阳裕宁房产开发有限公司、中房集团安居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住房投资建设公司、北京中房军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广顺房地产业开发公司。
安信证券5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该次交易完成后,中交建的实力将大增,定增预案显示,交易标的资产的作价64.3亿元,为公司2015年末净资产的376%。
入股绿城中国
2014年底,中交建宣布以总价约60.13亿港元收购24.29%的绿城中国;5个月后,中交再次耗资约11亿港元收购绿城中国1亿股普通股股份。至此,中交建拥有绿城中国合计6.2亿股股份,占比为28.9%,成为第一大股东,H股融资渠道也由此打通。
中交建入股绿城的意图明显。2015年7月,中交集团出资设立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房地产集团),意在对房地产板块所属企业业务的整合。
当时,中交建对外释放的信息是,房地产集团负责整个中交房地产业务的运营和管理。地产集团将形成绿城中国、中交地产+中房地产、中交海外地产三个开发平台,并明确形成以中房集团为主的资产管理、运营和处置平台。
新平台设立的同时,中交建地产业务的整合也在加速。中交建将下属的中交地产和中房集团划转给房地产集团,届时,中交地产和中房集团全部归于房地产集团,为今时的业务重组做足了铺垫。
中交建深谙资本的力量,在央企改革中做足筹码。一边是豪掷70多亿港元入主绿城中国,成为后者唯一大股东;另一边则是在中房地产重组中,收获温州民企的35亿元现金,为盘活资产补充弹药。
收购上市公司股权,到成为大股东,再到资产注入,一气呵成的盘活资产、壮大自身,这对中交建来说是幸运的。
地产央企 整合加速
事实上,希望通过资产注入等方式做大地产业务的央企非中交建一家,但真正形成突破的却少有,鲁能、电建地产凭借目前的营收仍不能进入房企第一梯队。
2009年,鲁能地产通过无偿划转的形式成为上市公司广宇发展的控股股东,继而开始了地产业务重组之路。
2016年4月,鲁能第三次发起定增计划,拟向鲁能集团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向其他不超过10名投资者定向增发股份。
留给鲁能的时间已经不多。来自克而瑞研究的数据显示,至2016年5月,21家被允许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央企中,至少有一半的公司在加速内部整合或外部扩张。鲁能之外的“水电系”央企电建、葛洲坝活跃于今年的热门土地竞拍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