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想把店开在购物中心?”
“这里人气旺呗”、“想让顾客觉得我们有逼格”、“开发商好不容易找到我,说什么也要进”。
看吧,购物中心就是凭借这华丽的外表,不知道“绑架”了多少人。数据显示,与2014年相比,2015年成都48个主要城市综合体及购物中心里的1572个餐饮企业,有585家餐厅发生过至少一次品牌调整。
也就是说,在成都的城市综合体及购物中心里,近4成的餐厅活不到一年,成都如此,其他城市也好不到哪去。它们的存活周期之所以短暂,除了自身的经验匮乏的因素,更重要的还是对购物中心存在多重误区。
No.1概念“坑”
餐饮行业连锁化、购物中心疯狂扩建、餐饮品牌大举入驻购物中心、消费者用餐聚集地改变、正餐时间段购物中心餐饮大排长龙等现象的凸显,无疑都将购物中心推向了餐饮行业的风口浪尖上。
购物中心最吸引餐饮老板的就是它的 “强聚客力”,餐饮老板却也因为对客流需求的放大而导致对其过度信任和依赖。这是购物中心非常致命的一坑——概念的坑。
凡事的进展都在于双方能不能“看对眼”,而餐厅位置的选定,也一定是品牌需求与经营形态功能的持平,而非单一维度的判断。
这就好比一家高档下午茶餐厅开进了百货店,完蛋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儿。
想要摆脱概念上的坑,我认为可以先做一个“功能判断”,也就是从购物中心的功能出发向前反推。
技能get√:
购物中心聚的“客”≠你想要的客群
如果不是,那就先找到你的消费终端,看看这群人都在哪,他们都喜欢什么,然后再尝试讨论下一步吧。
No.2标签“坑”
前段时间跟望湘园的开发总监Z聊天,他说:“其实所有可控的风险都不叫风险,真正的风险是不可控的市场变化。”
举个例子,北京的三里屯商圈,3年前还是个众人争夺的地方,现在却大不如前。而由北京王府井老字号“东安广场”改造成的“apm”,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客聚如潮却也是谁都没料到。
这种不可控的市场变化,导致开发商迫切希望借餐饮品牌人气来稳固自己的地位,这种想发展更多可能的心态,让品牌方已越来越难拿下购物中心的“排他协议”。
“规避无序化竞争”——这个购物中心原本的一大福利,如今正在慢慢消失。
因此,想要在同质化严重的购物中心脱颖而出,就一定不能沉浸在过去的沾沾自喜里。要学会给自己“贴标签”,标签越少,客户群体锁定越明确,品牌越具备差异化。
技能get√:
给自己贴标签应尽量做到“少”、“独特”
例:乐凯撒“榴莲比萨”VS必胜客比萨——消费者去乐凯撒一定是奔着榴莲比萨去的,但去必胜客也许是去吃个沙拉或者炸鸡。九毛九、杨记兴臭鳜鱼都是品类标签中的典型代表。
除了给自己贴标签,你还可以给竞争对手贴
例:巴奴“产品主义”VS海底捞“服务主义”——巴奴在将自己的品类聚焦于“毛肚”的同时,也给原本难以超越的竞争对手海底捞贴上了“服务主义”的标签,利用强烈的反差来刺激并引导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