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传言的裹挟之下,万达商业私有化一事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
5月30日,万达商业发布公告称,将以每股H股现金52.80港元的价格对其H股股票进行回购。“待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后,万达商业将申请撤回H股于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按照该价格计算,万达此次完成私有化所需成本约为344.5亿港元。
与此同时,公告还明确了公司的下一步走向:回归A股。
业内人士指出,在近期资本市场并不亢奋的情绪下,上述价格的确定显示出万达已经做出一定的让步,其私有化前景也因此颇被看好。而融资渠道的转变,也迎合了万达商业现阶段的转型方向。
溢价10%收购
万达商业发布的公告显示,由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代表万达集团等联合要约人对H股提出自愿全面要约以收购全部已发行H股。待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后,万达商业将申请撤回H股于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公告指出,本次要约收购价为每股H股现金52.80港元。联合要约人将不会提高要约价。要约价不会因经股东周年大会上批准的2015年度有关股息减少。联合要约人为由万达集团牵头的一组为H股要约目的而成立的财团投资者。
这一价格明显高于市场预期。按照万达商业于3月30日发布的首份私有化公告,万达将以“不低于每H股48港元”的价格进行回购,后者为2014年12月23日上市当天的发行价。52.8港元的价格,较之提高了10%。
据悉,52.8港元的价格,较2016年3月29日(即首次刊发有关私有化要约意向公告日期前的交易日)的收市价溢价约44.5%,较停牌前最后交易日2016年4月22日前3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每股H股42.54港元溢价约24.1%,较最后交易日前6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约每股H股38.39港元溢价约37.5%。
按照该价格计算,万达将为所持有的6.53亿股港元股(占总股本的14.4%)付出344.5亿港元的成本。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近期资本市场并不算亢奋的情况下,可以看出万达已经做出了让步。他认为,一般来说,私有化的成功概率都比较大,但如果要约价格太低,也容易遭致投资者的抵触。万达此次通过此类要约价格的溢价,进而希望加快私有化的进程。
2014年12月23日,万达商业作为当年港股最大规模的IPO完成上市。但上市当日就曾跌破发行价,随后又徘徊不前。2015年4月初,万达商业的股价开始上扬,并在6月触及78港元的高点。但随后又震荡下行,并长期低于发行价。总体看,自万达商业上市以来的17个月间,其股价有半数时间处在发行价以下。
其折射出的估值偏低的事实,也是万达决定私有化,甚至登陆A股的原因。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此前就曾表示,万达商业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低估值让万达“无法忍受”。
在5月30日下午恢复交易后,万达商业的股价最终收于49.25港元,跌幅为1.50%,市盈率为6.328。同期,A股上市的保利地产市盈率为16.15,绿地控股的市盈率为14.74。
A股等待期超过一年
自3月30日发布首份私有化公告以来,万达商业的私有化进程经历了一些波折。5月中旬,曾有媒体提到,出于对内地监管方面的担忧,大连万达集团重新考虑万达商业的私有化计划。
万达商业在公告中提及了这一点,但同时表示,退市计划并未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尽管外界已周知,但万达商业仍然首次在公告中明确:“退市后,本公司将继续考虑以各种方式实现A股上市。”这也是万达首次在公告中明确这一信息。
市场人士普遍对万达私有化、回归A股这两步的前景较为看好。一方面,344.5亿港元的代价,并不能给万达构成太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万达商业体量庞大,其商业模式也颇受A股欢迎。
2015年9月,万达商业曾向证监会提交A股上市申请,拟发行数量不超过3亿股,预计筹集资金不超过120亿元。11月13日,万达商业发布了A股招股说明书。
对于回归A股的原因,万达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刘朝晖曾在去年8月的中期业绩会上透露,第一,同时利用境内、境外两个资本市场,有助于公司多方的融资渠道和经营发展;第二,业务重心在内地,且在内地有非常高的认知度,投资者也希望看到万达商业在内地上市。
有分析甚至认为,为追赶现阶段较好的时间窗口,不排除万达商业借壳上市的可能。但到目前为止,尚未传出相关消息。
据悉,当前在A股排队上市的企业有600多家,按照现有的速度,万达商业要在一年多后才能实现A股IPO。
尽管利好众多,但对于万达商业而言,回归A股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海外融资渠道有所削弱。
严跃进指出,就现阶段来说,内地资金充裕,融资成本也要低于海外市场,因此并不会影响到融资。与此同时,随着万达启动“轻资产”的转型,其对资金的需求也会减少。
万达商业从去年开始推出“轻资产”战略,通过输出品牌、设计、招商、运营等,享受三成的租金分成。年报显示,在万达商业去年的净利润构成中,有35%来自于固定租金业务。与此同时,万达还将今年的物业销售目标下调至1000亿规模,降幅接近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