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在2015年7月17日的时候,花旗集团将万达商业列为行业首选,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00.3港元。
但还没有一年的时间,万达商业股价距离100.3港元不但越来愈远,而且万达商业就要跟随一些中概股的脚步,加入回归A股市场的大军了。虽然,万达商业和那些中概股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却有些“殊途同归”的意思。
日前,万达商业公布,按每股52.8元的价格私有化,比一年半前上市招股价48元高10%,估计涉及私有化代价约344.5亿元。集团强调不会提高要约价,而退市后将寻求A股上市。
这个消息并不突然,因为万达商业私有化的意愿早就广为人知。就在不久前,王健林还表示过,“低估值对不起股东和投资者”。
那么,当万达商业私有化揭开序幕之后,我们展望万达私有化乃至回归A股的前景,万达私有化未来会如何呢?笔者感觉,万达私有化前景虽然美妙,但路途坎坷!因为,万达商业回归A股的过程需要迈过三道坎儿!
第一道坎儿:私有化方案能否被通过。
根据媒体报道,按照协议,“(H股)有关私有化需要经独立H股股东(无论是亲身或委派代表投票)持有的H股所附带的表决权中至少75%予以批准,以及就决议案所投的反对票数目(以投票表决方式)不超过独立H股股东持有的全部H股所附带表决权的10%才可以通过。”
而万达商业私有化价格为每股52.8港元,比招股价48元高10%。根据港媒报道,私有化价格比其停牌前的50元左右溢价只有5%左右。这个价格能保证私有化方案获得通过吗?我认为很难。
花旗银行的一份报告认为,“万达商业私有化每股要约价52.8元属可接受水平,但并不令人兴奋,因加上股息1.25元,万达实际要约价格为54.05元,较公司2016年预测重估净资产折让高达41%,仅较2016年预测账面值51.88元溢价1.8%。”
联想起刚刚在A股借壳上市成功的巨人网络,其2013年11月25日的私有化要约中,11.75美元/ADS的收购价,与其上一个交易日10.13美元的收盘价相比溢价16%。而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回归A股的奇虎360,它的私有化方案中,77美元/ADS的收购价是其2011年3月份在纽交所的发行价14.5美元/ADS的四倍。
由此看,万达商业私有化方案能否被通过是个难题。
第二道坎儿,万达商业回归A股之后的估值是个坎儿。
即便说万达商业的私有化能够通过,那万达商业回归A股之后的估值也是个未知数。
万达商业回归,应该受相关部门的欢迎,因为目前它的业绩很突出。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中概股回归借壳受限的传闻,我认为不会影响到万达商业的回归。
中概股回归,是因为有暴风科技和乐视这两个榜样——“他们能有那么高的市值,为什么我们不能?”万达商业的回归,至少有本门兄弟在国内天壤之别的待遇。以“万达系”的万达院线为例,2015年1月份万达院线在内地上市以来,其股票已经上涨约6倍。
万达院线的股价,是基于市场对其前景的看好。那么,回归之后的万达商业呢?万达商业的发展方向,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房地产发展方向了。随着轻资产概念地提出,我认为万达商业与中概股有了一点相似之处,那就是概念。万达商业未来可能也需要一些故事,而之前它靠的是实打实的房地产业绩。所以我认为,万达商业回归A股之后,估值与H股市场相比会有提高,但会不会提高数倍是个未知数,关键看市场对万达商业未来概念的理解程度。
举个例子吧,王健林曾经在不久之前叫板迪士尼,但未来的优势真在万达这边吗?
第三道坎儿,万达商业的未来转型是否能成功。
前面说过,万达商业的发展方向已经发生改变。或者说,万达商业正在转型。
2015年4月,王健林曾经说过,“五年内万达商业地产将去房地产化,转型为一家商业投资服务企业,类似于酒店管理公司,完全轻资产化。”而到了2016年1月,王健林又称,“到2016年底,万达将不再是房地产企业,而成为综合性企业。预计到2017年,万达超过三分之二的收入和净利润将来自服务业,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实现转型目标。”
这个目标,是否容易实现呢?
近年来,中国的商铺市场并不好。我举一个例子,SOHO中国。“售转租”,是SOHO中国近年来转型的方向。这个方向,与万达的方向差不多。但SOHO中国2015年年报显示,2015年,SOHO中国实现营业额9.95亿元,同比2014年下滑83.7%;净利润5.38亿元,同比下降86.8%。
而万达与迪士尼叫板的资本,是万达城。万达城的未来,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也面临强大对手的竞争,未来如何,不是想象中那么乐观。
总体来说,虽然有前面说的这三道坎儿,但万达商业的私有化前景还是很美妙的,只是路途肯定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