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00亿”的数字立马给京基集团贴上了“不差钱”的标签。
6月2日,这家起家于深圳的开发商与中信银行在自己的代表作京基100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董事长陈华一笔落定,京基集团宣告获得中信银行300亿授信。
这笔巨额授信的签订时间,恰好踩在了京基、康达尔收购战的关键节点,资金将如何使用成为这项合作最关注的内容。
从2007年传出上市起,金融危机、康达尔纠纷等先后让京基上市之路坎坷不断。现在在借壳康达尔初露曙光之际,这笔资金或许能够帮助京基结束九年来的上市艰难等待。
300亿授信前后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6月2日的签约仪式上,京基集团董事长陈华亲自出席并发表了讲话。
“与中信银行签订的300亿元授信,其中主要资金是用于更有力地推动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发,优质资产收购,所持有物业的经营性融资需求等。”
陈华以“京基是个有梦想的企业”这种极富情怀的句子阐述他的深圳梦,他表示希望通过这笔资金在深圳开发更多的优质项目。
在深圳的旧改史中,同佳兆业、星河、卓越等本土房企一样,京基也占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蔡屋围旧改项目,这一项目后来被京基打造成为深圳地标京基100(后于2014年被平安金融中心超越)。
关于深圳旧改的地位,“十三五”的供应数据可以说明一切。
资料显示,“十三五”期间,深圳预计全市商品住宅购房需求89.8万套,一手新增商品住房购房需求约4400万平方米,共计55万套。但是,预计新建商品住房供应面积约2360万平方米,仅30万套,住房缺口较大,需求强劲。此外,“十三五”期间政府的新增商品房用地仅4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商品房用地将通过城市更新获得。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京基集团共有长源、碧海、沙一、水贝、木棉湾、大围、南约、珠光、石岩上下屋、蔡屋围统筹片区、天津天颐津城北区、湛江西粤京基城四期等多个在建或储备项目,总建筑面积储备超过1300万平方米。
尽管场内的重心一直围绕在城市更新上,但是可预见的巨额资金加上收购康达尔在即的时间节点,给了看众们更多的想象空间。
“京基尚需一定资金继续增持康达尔,待取得康达尔控股权之后也需要资金推动相应的资产整合。”有业内人士如是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
艰难上市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准备进入资本市场”一直是陈华的直接表态。无贷款开发模式在2007年被打破,一时间也曾传出京基准备上市的消息。但及至今天的康达尔,京基的上市路一直坎坷多舛。
在2007年以前,京基地产并没有多样的融资手段,主要是依靠自有资金开发运营。2007年伊始,京基开始进行银行贷款,同时明显提升了扩张速度,这也意味着京基需要更多的融资渠道作为支撑。
2007年11月,京基集团成立董事会,标志着京基集团股份制改造完成。有消息称,在这次改组过程中京基成立了上市工作筹备组。
三个月后,2008年2月29日,京基集团董事会对公司整体管理架构进行了重大改组,京基集团董事会撤消了原京基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京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并对旗下资产开始进行改组,这也被认为是京基为上市重组资产的重要步骤。
彼时,对于京基上市方式并未有定论,但分析人士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以其重组的情况而言,极有可能选择境内借壳上市。
随后,全球金融危机接踵而至,股市崩盘,A股暂停IPO达191天,包括京基在内的一众企业上市计划被迫搁浅。
时光斗转,京基再提上市,已是2015年8月浮出水面“康达尔借壳战”之时。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2015年8月31日,京基集团(持股4.84%)与林志(持股19.80%)、王东河(持股0.09%)等14名自然人股东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由此,京基及其一致行动人已持有康达尔24.74%的股权,一举成为康达尔二股东,股权占比直逼大股东华超控股(持股31.66%)。
但是,康达尔的大股东华超控股其一致行动人并不愿将控股权拱手相让,2015年年底,康达尔就林志、京基及其一致行动人“涉嫌违反证券交易法律法规的行为”向有关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随后京基、林志、王东河一纸诉讼将康达尔告上法庭,与康达尔双方各执一词。至今,该案件尚未进入实体审理阶段。
但是,上述法律诉讼并不影响京基继续增持康达尔。具体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接盘林志及其控制的股票账户的康达尔股份,第二种则是继续在二级市场低调吸筹,1月初累计持股已超过29%。
截至5月4日,京基累计持股已经升至31.00%,而此时华超股份持股为31.66%,二者的持股比例仅有0.66%的距离。自2015年8月举牌至今,京基已斥资40亿元。
此外,据京基集团2016年4月28日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未来半年时间里,京基集团计划继续增持康达尔集团股份,之后的持股比例会达到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