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股权之争变“权力的游戏”:各利益方陷“共赢”难题

   2016-06-21 7350

万科股权之争跌宕起伏,各利益方陷“共赢”难题。

随着华润公开反对重组方案通过、万科独董、知名经济学家华生公开表态,9日深夜电话会议,部分高管抛售个人持股,万科重组一事在本周一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6月19日夜间,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董秘朱旭临时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详解万科引入深铁的资产重组预案。这被业内解读为“拉票”之举。《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可靠渠道获得的电话会议纪要显示,谭华杰明确表示,万科买的并不是深圳地铁的资产,而是整个行业的未来。

然而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截至6月20日收盘,万科企业H股股价报17港元,逆市下跌2.97%。而当日恒生指数报20510.2点,上涨340.22点,涨幅1.69%。

近一年来,从“宝万之争”到如今的“华万之争”,万科股权之争演变成商业版“权力的游戏”,而在目前的胶着状态中各利益方均陷入“难以共赢”的窘境。这既让外行人看热闹,也让内行人看不出门道,同时多方均对万科这家房地产业及民营企业的标杆企业的未来捏一把汗。

华生18日、19日两度在个人微博上披露万科17日董事会会议内容。华生现任东南大学教授,2011年起任公司独立董事。

华生在18日发布的微博中表示:“万科董事会我发言说,宝能举牌后我曾多次批评万科管理层的轻率表态,高度肯定华润过去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石作用。但华润长期摇摆后今天突强调要坚决控股。”

19日下午,华生再度发布微博称“在宝能因故只求全身而退的情况下,华润提出否决深铁入主,让万科巨资收购深铁土地,待事过落定再对华润等增发股份的方案则遭到独立董事一致反对,因这太过自私会更大损害其他股东利益”。

随后,华生删除了上述微博发言。

从华生的态度中,可看出,多方担忧目前万科的股权之争将出现“多败俱伤”的局面。

万科的公司治理结构一直都存在着本质缺陷,这已经被业界共识。由于股权高度分散,万科的发展壮大并成为业界标杆,是大股东放权、管理层高度自治以及企业价值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激烈的股权争夺战火下,万科被业界熟知的出色行业研判能力被掩盖了——在很多年里,万科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节点性判断,都成为同行经营决策的指挥棒。

正如2014年万科高调宣布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之后,众多开发商立刻跟进这一风向标的概念,纷纷进入房地产下半场的转型期。

近两年,房地产行业新的模式不断涌现,多元化成为开发商纷纷布局的方式,但万科的多元化却甚为特别:所有的新业务都围绕房地产展开,而不做跨界尝试,如机器人围绕物业服务及养老产业展开、VR围绕产业地产展开、教育和养老围绕万科社区和业主展开。此次“地铁+地产”能否再次成功破局新的地产开发模式?

没有一种商业模式可以在不同的时代均保持生命之树长青,在求新求变才能拥抱新时代的行业变局大势面前,万科的“地铁+地产”的尝试,仍然值得期待。

2015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95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1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在国内地产公司中排行前茅。公司自1991年上市以来累计盈利超过1000亿,累计分红189.44亿,分红率为18.93%。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公司盈利规模攀升,以及分红比例的提高,投资万科的回报率逐年上涨。今年早些时候,万科宣布2015年度分红派息方案为每10股派送人民币7.2元(含税)现金股息,分红比例超过当期净利的40%。从财务数据来看,万科称得上是一家经营绩效卓越的企业。

从其2015年年报看,过去一年,除了销售额创下新高,物流业务和海外拓展发展迅速外,其房地产的资产证券化也取得不错进展,更重要的是万科投资能力变强。万科2015年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有两部分资产增幅最多,一是存货,增加了500亿左右;二是长期性股权投资,增加了130亿左右。

增加的500亿存货也显示出万科的地盘越来越大,更让业界眼馋的是,万科各地成立的分公司或业务分部已经渗透到越来越多的区域和领域。去年万科投资超过了93亿元,发起成立了191家公司,又新收购了50家企业。

而这些正是万科股权如此诱人的原因。

万科股权之争行进到现在,是各方利益撕裂还是达成共识实现合作共赢,将关乎这家房地产标杆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命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73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