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万达商业在北京索菲特酒店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向香港联交所撤回H股上市的特别决议案。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多方了解,该议案已经获得股东大会批准。
该消息被认为是万达商业回A股的重大利好。
在此之前,万达商业H股的两个最大股东科威特投资局和中国人寿(持股达到7.42%)先后发布意向书表示支持退市决定。但据外媒报道,第三大股东贝莱德因从高点买入大量股票而不赞成这一计划。此外,第六大股东荷兰APG基金也认为,万达私有化每股52.80港元的报价过低,所以“对这个私有化计划有顾虑”。
有分析指出,鉴于私有化事项较为重大,在股东大会之前,万达可能已放低姿态,与上述两个股东进行谈判,从而获得支持。而在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后,万达商业回归A股理论上就只剩下程序性问题。
万达商业是在今年3月30日发布私有化公告的,并在5月底将私有化价格最终确定为52.8港元,比48港元的发行价溢价10%。按照计划,9月13日为万达商业H股交易的最后日期,9月20日从H股退市。
万达集团(相关干货)董事长王健林曾经对外解释,万达商业H股私有化,最核心的原因是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
根据万达商业此前的公告,H股私有化完成之后,万达商业已就可能进行的A股发行向中国证监会提出申请,并将继续考虑H股退市后在A股上市的机会。分析认为,由于IPO排队数量较多,不排除未来万达借壳上市的可能,同时,万达也有可能寄望于注册制的出台,来实现回A大计。
近年来整个万达集团主动去地产化,加快由地产向综合服务业的转型,而万达商业也不再是一家简单的地产公司,其净利润中有近40%来自租金。万达商业近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整体合同收入643.6亿元,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06.6%。租赁收入84.8亿元,租金收缴率100%;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01.2%。
万达商业的核心产品是以“万达广场”命名的万达城市综合体,业务包括三大板块:开发和管理持有作为长期投资的商业物业,主要为购物中心;开发和销售物业;开发及经营豪华酒店。
截至2015年底,万达商业已开业133个万达广场,已开业72家酒店。万达商业旗下的万达广场,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仅为文化、餐饮等第三产业提供了发展平台从而带动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且为所在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万达商业不仅在业务构成上不是传统的地产公司,其核心产品“万达广场”也具备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得益于万达多年来在市场中形成的核心竞争优势:完整的产业链、独特的“订单地产”模式、高效的管控及执行能力,万达广场成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快速复制,是国内唯一实现全国布局的城市综合体投资及运营企业。
万达商业如果登陆A股,其现代服务业的定位将是当前A股地产上市公司中的“另类”,估计会对一些完全以销售物业为主业的地产公司估值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对于乱象重生的A股资本市场而言,炒作高科技概念、变味的市值管理、忽悠式重组、漠视中小投资者利益等等乱象似乎司空见惯。
而一旦万达商业成功进入A股市场,作为一家符合产业导向、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有投资价值的大型公司,就如同一股清流,能够涤荡污浊,引领资本市场建立起负责任有担当的蓝筹股形象。
A股市场资深人士也指出,在当前中央政府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A股资本市场也在向实体经济倾斜,作为一家每年新增逾10万人就业的实业公司,万达商业所从事的现代服务业是政府鼓励扶持的重点产业,也是今后经济的增长点,A股应该欢迎万达商业这样的优秀实体公司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