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发展近期接连受到恒大3次举牌,坊间热炒“恒大概念”,股价连续暴涨,此种情况下按照常理是应该要被证监会停牌,然而这并没有发生,细看公司过往发展历史及近期一系列动作,似乎有着更深的寓意。
国资控股连年巨亏,恒大适时介入
廊坊发展独有的“京津通联之地”优势并不能挽救上市公司颓势,最近三年及一期(截止2016年中报)累计亏损1.23亿,营业收入合计仅1.1957亿,尤其是2015年营业收入仅1173.95万,几乎触及退市风险警示,而且连续两年的审计意见都是“无保留意见+强调事项”,如无意外,本年度过后将延续亏损。然而在每股净资产也仅余0.51元,遭遇恒大豪掷万金连续三次举牌,而公司管理层也不甘示弱发起一系列抵抗行动。8月7日晚间恒大宣布完成对廊坊发展的第三次举牌,持股比例达到15%,超过持股13.34%的廊坊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即“廊坊控股”)跃居第一大股东。而就在恒大第三次举牌之前,廊坊控股提出修改公司章程的提案,并于8月10日提交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目的是约束大股东的董事、监事任免权,然而最后议案并没通过,恒大进驻董事会的决心不减,廊坊管理层被逼到绝境。
许家印到底看上了什么?
继续万科后,近期在A股大动干戈的许老板又瞄上了廊坊发展,坊间关于借壳的说法盛传,然而记者认为这并不现实。且不说恒大尚未开启私有化进程,即便真的打算回归A股,以廊坊发展70亿市值(恒大超过600亿人民币)和3.7亿总资产(2016年一季度),要募集多少配套资金才能维持借壳后的上市地位?况且目前恒大概念加上股价连续攀升,市场跟风盘蜂拥而至,虚高的股价只会令借壳方的权益被白白摊薄得不偿失。另一方面,作为廊坊国资委下属唯一上市平台,不可能轻易拱手让给民企。早在2014年许家印就亲自到廊坊考察,并恒大在当地有多个房地产项目,双方有合作经验。据一家重兵布局廊坊的房企管理层表示,恒大入股廊坊意在北京新机场附近的廊坊空港物流园区,考虑到廊坊得天独厚的优势,廊坊临空经济区非常有吸引力。如果坐视恒大夺走第一大股东的宝座,不仅接下来修改公司章程可能难以通过,恐怕在今后的资本运作会完全丧失主导权。据好股007平台研究分析,恒大连续三次举牌廊坊发展,绝非为了借壳,而极有可能是倒逼廊坊控股注入资产。
管理层如何重夺第一大股东?
目前情形下廊坊控股只有三个选择:一是立即启动注资,摊薄恒大重夺控股权;二是二级市场高价抢筹夺回控股股东地位,不过这似乎与国资的属性相悖,毕竟二级市场估值如此高昂;三是放弃这个仅有的上市平台。从廊坊控股提出修改公司章程来看,并不想放弃仅有的上市平台。而现在已经明确了廊坊选择了第二种方式:斥资近1.76亿,顶着二级市场的疯狂炒作增持1.96%,重夺第一大股东地位,比恒大多0.3%。国资在股价迭创新高之际,在二级市场与民资抢筹,是魄力也是无奈,但不论如何股价是涨上了天。
提高国有资产的证券化率,推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是国企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据早前召开的全省国企改革发展暨国资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廊坊作为国企改革的重点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廊坊控股不惜斥资1.76亿重新夺回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廊坊控股迟迟不出手注资,恒大咄咄相逼
根据好股007资深用户分析,恒大通过控股廊坊主导资本运作的可能性很低。此前恒大已经控股嘉凯城,假如恒大在持股15%的基础上再增持不少于5000万元,然后注入地产业务,将毫无悬念夺得廊坊控股权。而由于目前廊坊发展的资产和营业收入太小,届时其主营业务也将由目前的贸易变为地产等业务,那么恒大、嘉凯城、廊坊发展之间将存在严重的同业竞争。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控股股东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业竞争。
而如果由廊坊控股主导运作,将庞大的土地储备或是前述的廊坊空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资产注入廊坊发展,因为重组后的控股股东不是恒大,因此不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问题是廊坊控股注入资产的时间越晚,代价越高,既然如此,廊坊控股为何迟迟不进行重组,导致被恒大逼到高价抢筹这一步?依托于北京新机场的廊坊空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极具想象空间的优质资源之所以迟迟不注入,究其原因为该公司是2015年1月28日成立的。根据其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披露的2015年报, 100亿注册资本尚未缴纳完毕,而且尚未实现盈利(北京新机场可能2019年才能投入运营)。因此这个时候将其注入连续亏损的廊坊发展不能实现保壳的目标。
连续暴涨却没有被“特停”似有深远寓意
事实上很多股民都发现,廊坊连续数日猛烈上涨却没有遭到证监会“特停”(此前廊坊曾有的停牌均为上市公司主动停牌),假如证监会实施特停的话,在觉察到恒大第二、三次举牌的时候,廊坊控股将没有机会从二级市场抢筹从而夺回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假如廊坊发展2016年继续亏损已成定局的话,那2017年重组将刻不容缓。据好股007资深用户分析,恒大此时介入,不为重组也无法直接注资,其目的似乎更多是倒逼上市公司更快实现重组改革,而此时“特事特办”似乎也预示着需要把廊坊作为国企改革的典范,对推动更多公司完成国企改革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