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再关重庆万象门店:百货销售利润下滑如何挽救

   2016-09-05 前瞻网3790

近日(8月31日),“外资第一店”——百盛集团旗下重庆万象门店在当天营业结束后将宣布关闭。而今年上半年百盛还关闭了西安东大街和重庆大坪店两家门店。

同时,青岛阳光百货、大连久光百货也相继退出市场,百货行业增长持续乏力。

从各家百货2016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来看,百货的销售、利润呈双双下滑趋势。

财报显示,上半年百盛商业合计销售已下降至84.95亿元,降幅达12%,期内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24亿元,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47元。而大连久光百货今年上半年销售暴跌48.8%,亏损1410万港元;且拥有香港崇光百货和久光百货的利福国际销售29.3亿港元,同比下跌4.5%;净利润下跌49.9%至5.87亿港元。

此外,新华百货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同比下降0.72%,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高达七成;而杭州解百上半年营业总收入约25.15亿元,同比减少8.77%,净利润约1.1亿元,同比减少20.52%;还有银泰,上半年的同店销售额跌幅为4.1%,开业满一年的43家门店中,超过一半的门店销售额均在下跌。

事实上,这种下滑趋势并不是今年上半年才开始的,在2015年就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调查的80家规模较大百货企业,虽然2015年销售总额同比增长9.3%,但销售利润率下降19.53%,利润总额却下降12.05%,门店关闭屡见不鲜。

以百盛为例。2015年百盛集团销售额180.998亿元,同比下降6.9%;同店销售下降8%;实现经营总收益47.39亿元,同比下降5.5%;商品毛利率为16.8%,下降0.7%;2015年经营亏损9450万元,整体亏损1.83亿元,同比下降174.3%。

一方面,目前整体线下百货的消费环境已经疲软,而网上消费加速增长。据统计,2016年前7个月,全国网上零售额26268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1239亿元,增长26.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6%;其中,吃、穿、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0.8%、17.3%和29.4%。

而相比于线上经营,线下百货不得不面临租金昂贵、市场竞争激烈等等问题。由于百货一般占地较大,加上要实现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往往十分重视百货面积和装修等。在新兴商场的陆续崛起冲击中,在争夺大品牌入驻中,百货逐渐丧失主动性,购物中心面积常以50%速度增长,但社会零售总额的消费被大大分散,增长率只有10%多。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原附属于百货公司的超级市场、专营店已渐渐脱离百货公司而独立,有连锁经营的发展趋势。而专柜形态的经营方式又使得百货经营与行销成本负担沉重。百货公司缺乏自己的自营品牌、独有货品,也缺乏创新的市场策略支撑。

到目前,状况就演变成购物中心在市场的空置率非常严重,无法开业。有数据显示,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西安全市优质购物中心的平均空置率上升了2.1%至6.3%。而今年二季度,除北京以外,一线城市购物中心空置率均微升,上海核心商圈空置率甚至达过去两年来最高值。

并且,这种状况在二三线城市更为严重,毕竟大多数消费主力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谋生,下一级城市往往消费更显疲弱。

另一方面,各地不同的消费文化或也局限了外资百货及中国本土连锁百货向全国发展势头。在中国,百货业区域化特点明显,外资百货和中国连锁百货在进入不同省市时,除了刚开始的新鲜感,在后期与当地百货企业的竞争中并没有明显优势。

因此,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环境,面对网络销售和各新兴商场的激烈竞争,各大百货公司应该根据消费群体和其消费理念、行为的变化调整发展策略,逐渐增加自营品牌建设、优化特色商品服务、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80、90消费主力,不仅需要货品齐全,满足购买需求;更需要形成轻松、舒适、体贴且不失个性的感性消费体验。明确市场定位之后,将高端精致与休闲娱乐兼容,差异化经营,服务周到,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与知名度、美誉度,让消费者肯定、信赖等,这些都是百货打造商业帝国的强有力的助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379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