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长假,各大商业综合体内又是一片熙熙攘攘景象。购物、吃饭、看电影——已成为市民节假日逛商场的“老三样”。然而,不易为人察觉的是,在经历百货、影院、餐饮三大业态扩张后,扬城商业综合体正在悄悄“变脸”。
大型主题餐馆关门
商场餐饮运营难度加大
中秋节当天,市民小林想起了半年前在时代广场吃过的“螃门蟹道”,于是约起小伙伴们去品尝这家的螃蟹、海鲜,之后再去看场电影。未料到的是,“螃门蟹道”早已不知去处,门店招牌变成了“跨境电商”。
“近400平方米经营面积,投资不到一年就关门了。”时代广场企划周维证实了这一消息。
购物、吃饭、看电影——曾几何时,这已成为市民节假日逛商场的经典模式,餐饮成为各大商场的投资旺铺。在这一背景下,“螃门蟹道”逆势而退多少显得有些另类。
近400平方米的餐厅,在扬州商场中属于较大型餐饮体量。业内人士郭先生分析,“看上去,这也许是个别餐饮现象,但这也反映出购物中心餐饮运营难度开始加大。”郭先生原先在市区一家商业综合体经营台式风格的精致餐馆,开了三年后“割肉”撤场,“不翻台不赚钱,位置不佳赚不到钱,不促销、不团购没人气,实在是太累人了。”
实际上,尽管扬城商场里各家餐馆依然人满为患,但除了几家老字号外,不少都是新面孔,这也意味着餐饮店的招牌在不停地翻新中。
业内担忧
综合体餐饮面临同质化
前日,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扬城各大商业综合体内餐饮业态占比平均在40%左右,其中,力宝30%,时代35%,三盛40%,京华城40%,顺达50%。“这一比例已基本达到国内一线商业地产的平均水平。”负责力宝广场经营管理的殷跃平介绍。
以前的商场,大多只有在负层或顶层有美食广场,一般在商场的业态比值约10%,餐饮仅仅是作为配套而存在。但从2009年起,淘宝网、京东商城等一大批互联网电商平台快速发展,导致实体商场的线下产品销售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自2010年起,商场被迫开始尝试加大餐饮娱乐业的比重,目的是通过增加客人在购物中心的停留时间,带动其他业态的消费。
“目前,购物中心的餐饮业态都集中在客单价50到80元的价格区间,西式中餐、自助餐、小火锅、酸菜鱼、烤鱼等定位类似的餐饮品牌,几乎成为了各家的标配以及招商首选。你去哪家商场,看到的、吃到的都是一样。”
殷跃平担心的是:当今后新增的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当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在招商计划中把餐饮作为主力招商目标时,餐饮业态是否会成为继服装、影院后,又一个即将面临同质化的重灾区?
布局新模式
商场尝试跨境电商、VR体验
在收回“螃门蟹道”餐厅地盘后,时代广场董事长、总经理张国建站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上。尽管有不少餐饮品牌找上门来,但张国建没有将这300多平米的黄金位置再次租给餐饮企业,而是与一家美国跨境电商“洋货通”签订了长达三年的协议。
VR的出现,在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亲身体验到高科技产品带来的快感同时,也让商家看到了新的娱乐发展方向。
今年年初,扬州大世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林成在市科技馆投资了3台VR设备。谈及VR发展前景,孙林成告诉记者,“投资成本已经收回,仅五一节当天就进账了1万多元。”
目前,三盛广场准备在负一楼餐饮集中区里开辟新的项目,尝试流行的VR体验店。三盛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正在与一家投资者洽谈中,引进VR体验设备,近100平方米。”
同样,在尝到采用VR蛋椅“虚拟看房”的甜头后,京华城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考察、规划VR体验项目。
“跨境电商也好,VR体验也罢,都是新商业模式下主题布局的冰山一角。”扬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亚维认为,随着80后、90后、00后消费时代的来临,高层次的消费欲望和全新的感受体验接受程度已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正如每一代商业综合体进化的成果,创新求变,是商场永恒发展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