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20年的地标性商业体太平洋百货即将清仓关店,日前发布的中国商业发展报告预测,未来5年,中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将有1/3被淘汰,购物中心也面临关门潮……沪上不少传统商圈正被高端外流、网购截流、外地回流、本地横流、多元分流的“五流”现象震得晕头转向。
很多人说,实体商店正在经历漫长的寒冬。但是,南京西路商圈却用数据做出了铿锵有力的反驳,在传统商业淡季6、7、8月,南京西路商圈逆势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0.5%、10.5%、11.3%的两位数增长。还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申城8个城区商圈零售额增长12.6%。
正在举行的上海购物节见证了实体商业十年浮沉,度过了黄金期和低谷期的申城实体店如今正经历“冰火两重天”,突破口在哪里?成功经验有哪些?本报记者实地探访。
关门浪潮 商业模式出了问题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不少人的关注:曾经作为上海淮海路上的地标性商业门店——“太平洋百货”因租约到期即将关闭。据说,物业持有方瑞安集团会收回物业自营,将原址打造成“智慧型、体验式”购物中心,届时整体硬件都会被改造调整,并增加更多零售业态与消费者体验型业态,与瑞安旗下的新天地、湖滨道等商业体,以及这几年很火的K11购物中心等形成联动。
对于许多的70后来说,或许对2010年上海美美百货的关停仍然记忆犹新。在许多人的心目中,1994年成立的美美百货曾是上海最高档的百货公司,它开启的是普通人对奢侈品的想象,但是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它静静地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对于美美百货的关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由于2001年以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广场为首的一批大型购物中心涌入申城;2004年12月中国零售业向外资完全开放,各类奢侈品专卖店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所引发的。然而,在随后的发展中,这些新的实体商业形态也出现了一部分“关停”现象:今年的2月29日,位于淮海中路力宝广场的路易威登(LV)旗舰店关闭了。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日前发布的《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6-2017)》显示(下简称“《报告》”),未来5年,中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将有1/3被淘汰,另有1/3将转型为批零兼有的体验式购物中心,还有1/3将成功实现线上与线下对接。此外,购物中心也面临关门潮。目前,中国有购物中心近4000家,是美国的3倍之多。根据中国购物中心产业咨询中心预测,从现在到2025年,还会有7000家购物中心建成开业,届时中国内地的购物中心将超过1万家。而目前运营的购物中心有一半面临着经营困难,有近千家面临着停业调整、倒闭的风险。《报告》同时指出,大量的购物中心和百货店关门,并非意味着商业需求不存在,而是商业模式出了问题。比如目前购物中心和百货店大都不自营,以出租为主,这就导致整体商业质量无法保证。
摆脱低谷 销售的是生活方式
当人们已经开始怀疑实体商业的前景时,以K11为代表的一批新型业态实体商业却让业内为之眼前一亮。上海K11自2013年开幕以来,已举办了超过32场艺术展览,吸引超过60万人次参观展览,其中不乏《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和《跨界大师鬼才达利》这样的国际化艺术大展,更有各式当代艺术展等,为大众提供了一个零距离接触艺术的平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纷至沓来。其中,2014年在K11展出了3个月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更吸引了近35万观众。而在莫奈和达利作品展览期间,K11整体为配合展览效果,也在商场的各处细节上加以雕琢,使其整体环境营造出莫奈花园和达利博物馆之感,让消费者仿佛置身现场,提升购物和看展的感官体验。最近的“BAGISM包当代”原创高端时尚包袋跨界中国当代艺术展,更带大众体验了一场跨越国度及时代的时尚艺术之旅,从7月14日开幕到8月底,一个半月的时间吸引了近5万人次的参观,预计等到展览10月9日结束,参观人数能达到10万人次。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海市把握消费需求升级的新趋势,扩大中高端消费有效供给,着力推动商业转型升级,推动商业载体、业态、环境转型成效明显,为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上半年,共推进了32项、共计投资额457亿元的商业重点项目,商圈商街商店等消费载体调整转型成效显著。8个城区商圈零售额增长12.6%,8个郊区县社零平均增长10.5%,离境退税商店购物退税布点进一步加快,业务规模位列全国首位。
8月16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上海的商业转型是成功的,表现在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商圈,去年都走出了低谷,从负数走向正数,有些创造了很好的业绩。从单体来说,现在为人熟知的大悦城、K11、百盛等等,既有商业街又有社区商业,特别是涉及到老百姓民生方面的商业转型,应该说走出了所谓的低谷。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实体商业之所以能够摆脱不利的局面走出低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其不仅仅是在销售物品,而更是要销售生活方式。“‘博物馆零售’是我们独创的商业模式,我们在未来的项目中,都将会实践这一点,不断地把艺术和商业进行深度的结合,给顾客带来更多体验式商业的可能性。同时,K11也一直关注线上平台的开发与发展,以上海K11为例,我们的官方微博有200万粉丝,微信有26万粉丝。微信粉丝也可以将他们的身份信息与会员卡捆绑,这很好地帮助我们保持与粉丝,特别是顾客粉丝的互动。此外,在日常的活动中,K11也十分注意线上与线下平台的互动,使公众与品牌间形成多维的交流和互动。”一位K11的高层人士表示。
涵碧楼(杭州)文创产业基金会管理合伙人孟红忠认为,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平稳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数字城市、智慧社区、实体商业、人文艺术完美结合,才能开辟出未来新生活的模式。
突出重围 差异经营新老并包
回顾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前10年,实体店最为风光,百货公司、连锁超市争相跑马圈地。一些商业机构甚至搭上了房地产火爆的顺风车,也步入开店快车道。但现在来看,由于当初不注重考虑购物体验,导致热闹之后备受冷落。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申城8个城区商圈零售额增长12.6%,长风、御桥、北中环等新兴商圈增速均超过30%;8个郊区县社零平均增长10.5%,金山新城、松江新城等郊区商圈增速分别达到62.2%和24.7%;12个市级商圈零售额微降1.2%。新兴商圈的快速增长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项调查显示:电商和零售实体店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共存的两种业态。他们的目标消费群体不同,即使在同一个消费群体中不同商品也会采用不同的购物方式,简单地将零售业划分为电商和传统零售业并不科学。70%的网上购物群体也喜爱到实体百货购物,70%的实体商场购物者会先在网上了解商品信息。
“真正的企业家是不埋怨的,但不成功的人总是在怪别人,比如,实体经济怪虚拟经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今年初的上海浙商年会上发表言论,并且指出,对于实体零售商业,如果不专注客户体验,被淘汰是天经地义的。
在万达的官网上,有一份《王健林2015年集团工作报》,其中就提到,万达顾客人均每年到万达消费超过50次,平均每周一次,不仅是购物,还包括吃喝玩乐。而电商主要是购物,很多购买还是一次性的。互联网企业的最大问题是必须花钱导流,而且不稳定,稍不维护顾客就流失。
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网络冲击下,实体商业同质化严重,只有立足差异化才可能实现经营目标。商场从来不是商铺越来越多好,而是让你在这里实现所有生活所需。统计数据显示,在开业三年后,2016年上半年上海环球港商场人流量继续同比增长超12%,停车费同比增长50%,租金同比增长20%,
记者手记:让消费者感受商圈的独特魅力
上海市人大财经委曾委托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进行商业转型升级现状与评估的第三方,导致规划上千篇一律、缺乏前瞻性、同质化严重、缺乏体验度等问题。上海市商务委《关于促进商业转型升级情况的报告》中提到,将大力引导本市零售业加大自主经营力度,鼓励商家直接采购、自营购销,引进买手制,发展自营和自有品牌,摆脱百货业“二房东”模式的困境。
事实上,世界级商业街区,并非高洋上的代名词,到过欧洲旅游的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印象,在许多“高大上”购物街的周围,往往有不少的跳蚤市场。对于我们的实体商业规划来说,一方面走国际路线、对标世界标杆;一方面追溯传统、追求本地特色,发挥起支马路的补充作用,使创意小店、非连锁服饰店等特色小店,甚至周末集市与商圈形成错位,发挥引流作用,
对于申城来说,楼宇经济和商圈业态是相辅相成,单纯依靠促销打折来集聚客流并不合适。通过商业文化、艺术活动等来拉动人气,通过多家商场在业态定位上的联动和互补,让消费者体会到商圈独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