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与颠覆:Today便利店点燃武汉商业新爆点

   2016-10-09 中华网11270

作为武汉这座特大城市的新市民,吕学磊、田莉夫妇正在享受他们全新的创业之旅。

今年初,他们的第一家店开出3个月,月盈利已过3万。而他们的第二家店叫西米,这也是他们第二个孩子的名字。西米店开出当天,“几乎啥货都没上”的情况下卖了快4万。在经历过数次创业失败之后,这对小夫妻开始真正认识到“便利店”这个新业态的爆发力。

而对于Today来说,这一切不过是开始。实际上,自去年7月全面放开加盟以来,Today就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城市合伙人:新店的盈利速度与水准,直接决定着彼此的未来。对于过去一年正疯狂在此地扩张的所有便利店同行而言,这同样是一个充满挑战却又必须跨过的门槛。

速度与规模

武汉正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便利店业态竞争最激烈的城市。

九省通衢的武汉有着良好的商业零售业基础。过去20年中,这里一度诞生过四家本土商业类上市公司。其中,在传统连锁超市领域,以中百和武商两大集团为代表的本土竞争,针锋相对跑马圈地的扩张一直持续到2012年前后,也即移动互联网全面发力之前。

但到了2015年,诸多因素的叠加逼迫武汉本土的连锁商业零售业态升级。去年,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显示,其连锁超市业态均出现负增长。

与之相对的是,也正是在这一年,连锁便利店作为一种全新的业态,开始在武汉遍地开花。

领跑者正是Today。

许多武汉市民对Today的印象就是这一年形成。几乎是一夜之间,这家2014年才将总部迁至武汉的连锁便利店企业,在武汉的几大重要商圈落子成图。

截至目前,仅用了两年时间,Today在武汉的门店数量已超过100家。据悉,1996年即进入中国的上海罗森,到今年7月,全国门店750家,其中上海门店约400家,而这一切却用了20年的时间。

跟进者很快出现。2015年5月,7TT在武汉开出第一家门店,至2016年6月门店达到40多家。

武汉的本土巨头对此也开始反应。2016年6月,中百集团与日本便利店品牌罗森合作,开出了6家门店。至今年9月,中百罗森在武汉共开店23家。

连锁业态难免要看开店速度。过去一年便利店领域的速度与激情,让武汉商业的很多观察者恍惚回到了十几年前,那是本土连锁商超第一轮野蛮扩张的年代。

但与上一轮主要依靠来自本土国企的自发式增长明显不同的是,本轮武汉地区便利店市场爆发式增长的背后,资本的推动和创始人个人的影响,显得更加突出。

作为国内便利店行业的“抢跑者”,2008年发轫于广西的TODAY依靠自然增长至2010年前后即成为当地的便利店第一品牌。2014年6月,TODAY获得知名风投红杉资本、以及知名企业家、蒙牛创始人牛根生的A轮融资。一个月之后,TODAY将总部从南宁迁至武汉。

2015年3月,马云任校长的湖畔大学开学,TODAY创始人宋迎春成为湖北地区唯一入选的首批学员。4个月后,TODAY再次获得心怡科技物流邢玮、慧科教育方业昌、仟吉集团陆伟、汪小菲等七位知名企业家的A+轮融资。

资本市场的亲睐让TODAY在本轮扩张中显得游刃有余。相较于传统国企的历史包袱、民营企业自身的弱小、以及外资品牌因合作与决策程序复杂带来的水土不服,资本雄厚、产权清晰、品牌自营的TODAY显得尤为轻松。

爆品与场景

全新的市场参与者,一定会带来全新的市场玩法。

不少行业观察者认为,本轮武汉地区便利店业态的爆发式增长,移动互联作为大背景,正在彻底颠覆20年来传统商超企业在上一轮扩张中形成的规则。

十几年前,本土商超的扩张遵循的是“渠道为王”的制胜法宝。其潜在的逻辑是:先跑马圈地占据终端,以价格为武器吸引顾客,最终从渠道获得价值。

但是显然,2016年的商业逻辑已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

“打法和规则都变了。”本土一位观察者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环境,是这一切变化的基础。

“如果你还是只想着开店,然后用一点点低价来吸引用户,期望从供应链和其他环节上榨取价值,这是世纪初的玩法。”

在这位观察者看来,新开出的武汉便利店在竞争力打造上已明显不同于上一代的便民商超。用户对购物环境和鲜食品类的重视,需要便利店这个空间变得更为“场景化”和“社交化”,这样的空间才能留住回头客。

没有回头客的便利店就是灾难。如果依然坚持上一轮传统商超扩张的逻辑,“店开得越多越危险”。

在这个问题上,新的市场参与者已经给出了回答。从武汉过去一年便利店行业的消费行为培养来看,“低价引客”、“生鲜留客”等传统的超市打法,早已被新的加入者所颠覆。

市场需要适应移动互联的思维。

以Today为例。他们对于如何留住回头客的回答很简单:打造爆品。

在陈佳浩和谭晓倩加盟的Today便利店,招牌甜品霜淇淋每天可以卖出700份。

“这意味着这一款产品为我们每天留住了700个顾客。”陈佳浩说。如果店里的某一款产品能够最终成为用户的消费习惯,那么这款产品就是爆款。

不得不承认,这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

在需要保持高速扩张的前提下,如何打造爆品、构筑场景,可能是整个武汉便利店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还是以Today为例,因为观察到午餐和晚餐在便利店的需求很大,Today便利店2014年初期来到武汉,即与仟吉集团合作投资4000万元建中央厨房,提供便当、寿司、三明治、沙拉和汤等主食食品,甚至还有水果沙拉等甜点,这个前瞻性动作保证了高速扩张期的商品支撑。

“想吃早餐就吃早餐,想吃午饭有便当,想吃零食有零食,想喝下午茶有甜点,宵夜也一应俱全。Today的目标是,满足人们便捷生活的所有需求。”

盈利与未来

留学结束后回国工作,刘昶最怀念在国外的日子无论喝到多晚,都有时刻守护着的24小时便利店。

成为Today首批合伙人之后,他几乎把全部业余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了这家店的经营和管理,尽管如此,在如此短的周期内,让单店日商有这么惊人的增长,也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而对于刘昶这家店来说,如果始终处于这样的水准,单店的年营业额突破500万应该不成问题,8月这家店的单店净利润已经突破10万,50万的投资成本,现在已经完全收回,进入盈利阶段。

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刘昶知道,一家便利店的生命周期,至少是10年起步。

对于一个处于高速扩张期的行业来说,谈盈利在很多人看来显得为时过早。更何况传统商超业务正处于历史最惨淡的衰退期。

今年7月,本土连锁超市龙头企业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该公司2016年上半年巨亏超过5000万元。

这是一个稍不留意就可能沦为“房东打工者”的行业。Today可能是野蛮扩张的便利店领域的一个异数。今年9月,在几乎保持日均开出一店的前提下,Today早已实现了盈利。而在全新的城市合伙人招募广告中,Today则干脆打出了“2-2.5年回本周期”的承诺。

这个承诺在很多人看来有点冒险。公开数据显示,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7-11的平均回本周期是4年以上,而另一家连锁店品牌全家的周期也超过3年。Today的快速回本周期,与其相对于外资便利店而言极其优惠的加盟政策有关。

TODAY也是武汉地区首个公开透明加盟政策的便利店品牌,“要让加盟商能够成为真正的城市合伙人,平台、资金、政策的支持一个都不能少,且必须做到完全透明,让大家心中有数。与外资便利店相比,TODAY便利店的加盟政策显现出极大的宽容和优惠性,目的是打造一个真正让加盟者长远获利的创业平台。”TODAY加盟业务的负责人说。

实际上,便利店历来是一个回本周期较长的行业。总营业额、客单价以及单店利润率等每一项数据的增长,背后都有秘不示人的艰辛。

这时候能依靠的除了完善、利他的加盟政策,真正有力的依靠是有一个志同道合、执行力超高的团队。

据悉,截至2016年9月,TODAY已经是超过1000位城市精英共同选择的创业平台,已有40多位复数店合伙人加入“拾今会”,成功运营2家或以上的店铺,并有6位合伙人被授权创业顾问,成为品牌代理候选人。

移动互联时代,作为朝阳业态,便利店行业需要年轻的精英从业者。

据了解,TODAY的创业者80%来自北上广,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5岁,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也在35岁以下,且大多出自全家便利店管理层,具有10年左右的行业管理经验。也正是这样顶尖的专业团队,支撑着TODAY持续不断的高速发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112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