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百盛接连关店之后,华堂也进入了关店不停的节奏。从普通门店关闭到标杆门店关闭,百货关店潮持续深入的背后,是整个百货业态的日益艰难。
关首店
华堂在华的关店清单中,又增加了一个华堂商场新十里堡门店。
根据华堂发布的公告,10月26日之前商场仍正常营业;10月28日之前商场三层及以下部分仍正常营业;10月31日之前,商场一层及以下部分仍正常营业。
“11月1日,一切结束,华堂正式撤离。虽说物业方的新城市广场还在,但在这里经营了18年的华堂品牌可是彻彻底底落幕了。”一位华堂新十里堡店工作人员向新金融观察记者介绍,在她眼中,这是华堂最令其唏嘘不已的一次关店。
公开资料显示,日本株式会社伊藤洋华堂1997年以合资方式成立了成都伊藤洋华堂和华糖洋华堂,分别在成都和北京开店。成都门店命名为“伊藤洋华堂”,北京门店则被称作“华堂商场”。
华堂商场的第一家店,正是老十里堡店。
1998年4月,华堂商场在十里堡开出华堂进入中国后的第一家店。辉煌时期,该店贡献的销售额超过了北京区域销售总额的三成。
2010年1月,已运营了10余年的老十里堡店作出了重选新址并扩大经营面积的决定。将门店东移百米,迁入一路之隔的朝阳路新城市广场,并增加了50%的经营面积、扩容了地下超市。这就是如今的新十里堡店。
“不管是华堂还是其他百货,虽然这几年看着很多店都在关,也知道十里堡店经营得也不是这么好,但是还是不觉得它会说关就关。不管怎么说,这是第一家店,是标志性的店,总该有些情结、有些顾虑吧。”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对此,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也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入华第一家店的关闭意味深长:“如果连这家运营这么多年且有着一定标志性意义的店都逃不过命运,可以想象华堂眼下是何其步履维艰。”
陷艰难
事实上,这不是华堂第一次关店了。
2008年以后,华堂在北京市场就开始一路走低,版图也在持续缩小。2011-2014年间,华堂先后关闭了五棵松店、望京店、北苑店和西直门店四家门店。
面对下滑的局面,伊藤洋华堂中国总代表三枝富博开始对华堂中国业务频频调整,有着不错成绩的成都伊藤洋华堂总经理今井诚也被调至北京华糖洋华堂救火,全面重整北京业务。
彼时,今井诚直言“北京区剩余门店也未全部盈利,不排除未来继续关店的可能”。意料之内的,右安门店也于去年宣布停业。
那之后,华堂尝试换一种活法。当时的华堂企划广报部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右安门店会是公司调整中最后一家关闭的店铺。三枝富博也明确提出了三年计划,力争北京华堂再生。
只不过,今年7月关闭的大兴店和即将关闭的新十里堡店还是让华堂食言了。至此,华堂在北京的门店将仅剩下丰台北路店、亚运村店两家百货店和位于三里屯的一家食品馆。
“虽然不盈利,但目前来看那三家都不会关。”前述工作人员表示。
可相比该工作人员的乐观,林岳有着不同看法:“华堂最大的问题是转型和变革的速度太慢了,对于国人消费习惯的后知后觉。目前来看,华堂仅存的店面已非常艰难,在华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救不易
其实,不仅在中国,即便在大本营日本,华堂也忙着收缩战线。
此前曾有日媒报道,柒和伊控股集团决定在2019财年(截至2020年2月)之前,关闭旗下伊藤洋华堂在日本国内的40家商场,这占到伊藤洋华堂日本门店总数的22%。新开店铺则被控制在每年仅开一家左右。
反观隶属同一集团的7-Eleven,则在大肆扩张中。企业不同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业态的不同命。
百货业态的低迷,已是不争的事实。以中国市场为例,百货企业难熬的日子早已经历多时。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6—2017)》显示,自2013年起,我国开始出现中小型百货店倒闭的情况,而后,大型百货店和外资百货店也开始难逃厄运。
但问题是,断臂不一定能自救。眼下的百货业,似乎仍没有触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涉足百货业的57家上市公司,77%的公司营收下降,75%的公司净利润下降,67%的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在电商时代、体验经济时代,纯购物的商场已不能满足消费者走出家门的欲望,只有转型升级才是正道。”林岳指出,在竞争加剧、同业过度竞争、电子商务冲击的背景下,百货店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而如果“华堂们”依然坚持走自己的路,无法与时俱进,那么迟早都要退出市场。
可难就难在,病因知道,良药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