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岛屋集团自1831年创立以来,已经拥有185年的发展历史。2011年,公司共同销售额达到人民币720亿元,其销售额规模在日本国内独立品牌百货店中首屈一指。
目前,高岛屋已成为以百货店、购物中心为主,广泛展开建设内装、金融和广告宣传等各项事业并具领导地位的零售企业。
倡导精品购物理念
相比起日本其他百货,高岛屋所倡导的优质服务和精品购物的理念,在其特别的品牌、人性化的日式服务及十分注重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措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在选择入驻品牌时,高岛屋考虑到其独特的个性,抛却了传统的奢侈品牌,引进了一批在国际上声名大噪却无缘国内得见的精品,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别致低调的奢华体验。
高岛屋凭借其店铺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长期培养起来的品质及顾客信誉,不断巩固其作为高级百货店的地位并引领整个百货行业。
进驻上海曾遭水土不服?
上海高岛屋百货于2012年12月正式营业,位于古北新区的财富中心二期,共有地下1层及地上1至7层,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自开业以来,上海高岛屋的人气就一直不旺,尽管日系百货有不少非常不错的管理理念,但高岛屋还是在中国市场遭遇“水土不服”。2014年,上海高岛屋百货内有部分品牌撤出。虽然官方称,主要原因是合约到期。但有接近人士透露,其中不乏经营业绩较差,难以承担成本而撤离者。
而上海高岛屋在华经营存在几大失误:选址在上海古北地区,周围都是居民区,并非很好的商业位置,人流少,周边也没有太多配套商业业态和办公楼;其次,高岛屋在华的商品定位存在问题。上海高岛屋销售品牌以日本本土品牌为主,品牌本身缺乏公众知名度,价位却接近于轻奢品牌;最后,拥有185年历史的日本高岛屋,以气势恢宏、典雅豪华的装修风格和顶级服务著称。但上海门店无论在装修风格,还是在服务上都于日本本土的高岛屋有很大差异。
上海高岛屋调整:加大自营比例
面对行业困境,不同于其他百货商场引入体验业态、购物中心化经营,或以互联网思维进行调改等举措,上海高岛屋更多地是从细节入手,推出以服务体验为王牌,以新鲜安全的食品供应为基础,以精致而独特的品牌组合为依托的商业策略。区别于电商,高岛屋令百货的购物体验变成优质生活的一部分。如注重家庭消费需求,儿童区设置了游乐城、儿童健身房、儿童读书、教育等,提供完整的儿童天地。
另外,2014年,上海高岛屋于2014年引进了牙科门诊;日本馆区域首次引入了老年用品,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便利。据了解,日本馆上海高岛屋自营品牌集合店,产品均来自日本设计、日本生产,卖场面积达1000平方米。去年6月份,日本馆在7楼试营业,现已迁至5楼正式运营,拥有5000个单品,其中60%为直采。目前,上海高岛屋日本馆销售额已占到商场销售额的2至3%。
日本馆只是上海高岛屋自营品牌之一,此外还有新鲜市集超市、杂货区等近20%比例的自营区域。与此同时,上海高岛屋一直在扩大餐饮比例。上海高岛屋2楼增加了日本、韩国料理店,4楼增加了速食餐厅,B1区增加了小食,餐饮比例由23%增至27%。
除加大自营比例外,开展动漫主题展也成为上海高岛屋吸引客流量的有效手段。上海高岛屋董事总经理小森智明透露,高岛屋未来仍将依托展会吸引客流,不久将推出以“中日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美术展,最晚会在2017年呈现。未来,上海高岛屋将持续扩展与日本文化相关的活动,如茶道、花道、动漫展和即将进行的美术品展会。
重视海外市场:未来将在泰国设店
日系百货想要在中国经营取得成功,首先要认识清楚当地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而且决策要更加迅速、贴近当地市场,毕竟中国国内各区域发展并不均衡,可能他们进入一线城市相对来说较为容易,然而二三线城市的开拓就有较大难度。
高岛屋在日本各大主要城市(东京、新宿、横滨、名古屋、大阪、京都)均设有营业面积超过5万平米的大型门店,这在日本也是独一无二的。此外,高岛屋百货在日本全国共有19间门店,海外门店分别设在新加坡、中国上海以及越南高岛屋(2016年开业)。此外,高岛屋重视向快速发展的东盟国家进军,还计划2017年度在泰国首都曼谷开分店。
日本高岛屋百货公司社长木本茂就公司当前开展海外业务的方针表示:“现在主要是全力经营胡志明市、明年开店的曼谷市、以及中国市场。” 同时,他还强调,现阶段的重点是提高中国、越南和泰国市场的盈利水平。这表明了高岛屋今后的重点将放在7月30日开业的胡志明市店、泰国曼谷店和自2012年开始营业的中国上海店。企业未来发展将瞄准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富裕阶层和中间阶层,推销日式商品及日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