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条来自中央,又与地产有关的消息引起了全国关注。
第一条: 中纪委纪录片《永远在路上》首播。片子采访了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其中许多案例涉及房地产最丑恶的一面,可以说是房地产“原罪”最深刻的展示。
第二条: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被一些媒体解读为“中央大赦民企原罪”,一时成为关注焦点。
明源君认为,整个社会有共识的房地产的所谓原罪,无非三条:
1、通过行贿等非法手段拿地、融资;2、欺瞒客户,不能保证房屋质量等;3、暴利。
房地产最可怕的不是“原罪”,而是对这3条“原罪”的依赖……以至于一些房企只要离开“原罪”,立刻就活不下去了。
而《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所强调的,是“大赦”当时法律尚无规定、或当时违法现在合法的一些灰色地带,而不是公认的犯罪行为。所以能拯救地产人的只有自己的底线,而不是“大赦”。
这是房地产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强弱分化的马太效应之外,还有一个效应也正在显现,那就是:守法有道德努力探索新业务做好服务的房企,将获得越来越大的空间;靠潜规则、黑社会手段竞争的房企,只能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下面明源君详细来说。
拿地背后的行贿受贿
中纪委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讲了一些地产项目背后的猫腻。
白恩培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儿子,39岁就成为延安地委书记,之后又历任多个重要领导岗位,曾先后在青海和云南担任省委书记。然而临近退休,他却因为腐败问题落马。他的腐败就与地产项目有关。
云南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白恩培担任省委书记之后,提出推进“大昆明”发展战略,随后云南各地也纷纷开始推行“大城市”战略。大量的开发项目,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商、开发商,一些人开始寻找各种机会接近白恩培。
为了拿到腾冲的一个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商送给白恩培的现金和礼品价值就达到了数千万元。在云南主政的十年里,白恩培频繁利用矿产、土地和房产等开发项目收受钱财,他的妻子张慧清也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在云南当地就流传着一句话,有事找“张姐”,在云南没有“张姐”办不了的事。张慧清在前台办事收钱,白恩培在幕后默默地支持。
在昆明市的一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为了拿到项目,企业老板找关系结识了张慧清。张慧清喜欢打牌,老板就经常到白家陪着打牌,借机拉近距离。关系越来越熟了,他顺势提出了拿地的想法,也顺利地办成了。而张慧清也明确地向他提出了要求“我看中个手镯,大概1000多万,你去付一下。”开发商说好,于是花1500万买了个手镯。
周本顺的落马也与房地产有关,不过这次与此有关的家人是他的儿子。
周本顺背地里默许、支持、纵容他的儿子去跟别人,去跟一些老板去进行所谓的合作、投资,搞房地产开发。
老板之所以拉拢周本顺的儿子一起合作经商,显然看中的是周本顺手中的权力。和周本顺的儿子合作后,这些老板经常组织一些饭局,邀请周本顺以及和自己项目相关的政府官员参加。周本顺对这些饭局来者不拒,他其实也清楚对方的目的。
周本顺说:“我出个面帮他站个台,一起吃饭,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别人就知道这个人上面有人,这个事都会办得通。”
用这种看似隐蔽的方法,周本顺多次为这些老板在土地规划、审批等方面牵线搭桥、提供帮助。周本顺还直接向一些老板以“借钱”的名义索要巨额资金,给儿子投到生意上。其中,他向湖南的一位老板一笔就“借”了一千多万,这些钱当然都并没有还。
靠“原罪”发展起来的房企,必然因为对“原罪”的依赖而关门
明源君觉得,对一家地产企业来说,最可怕的并不是“原罪”本身,而是对“原罪”的依赖。因为依赖“原罪”,一些地方房企在最近几年越来越不知道怎么玩了,只好关门了事。
不玩猫腻就不知道怎么拿地,只能关门
在一些省会城市,最近两年大家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那就是本地的龙头房企在消失,而外来百强的势力在扩大。在一些一线城市,也有一些房企突然就无声无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