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的只是恒大
我们注意到,除万达万科以外的地产公司,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恒大+碧桂园”,一个是“绿地+保利+中海”。
前者,都是民营企业,在今年的楼市泡沫期业绩飞速增长,同比数据都超过了100%(恒大118%、碧桂园167%),后者都是国企,业绩要么和大盘同步,要么跑输大盘,被前者远远抛离。
是国企机制不如民企导致的吗?如果是那样,又如何解释前两年绿地、保利们的大爆发呢?
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资源”,一个是“效率”。
资源型房企
绿地,上海市国资委属下企业,背景雄厚,擅长拿下一二线城市的商业地王,开发成地标式的超高层建筑;保利,源于总参装备部,背景深不可测,想要的地更加手到擒来;中海,母公司是中国建筑,同样树大根深,不需多说。
背景越雄厚,越能够在融资、拿地、政府人脉的竞争中拔得头筹。这类型的企业有一个特点,喜欢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发展,走中高端路线,青睐高利润率的产品定位。
效率型房企
和国企老大们相比,民企的背景就是一张白纸,因此只能在效率上取胜。典型的一点,就是打“高性价比牌”,快速拿地,低价出货,快速回笼资金,让资金的周转率拉到极限。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因此需要尽可能的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要么低价拿地,要么就是让钱快进快出,一份钱当两份用,降低银行贷款的利息成本。
恒大崛起之初,广告语是清一色的“开盘必特价,特价必升值”,然后将每一个单位的价格罗列在广告上,做的跟国美促销一样。正是这种价格战策略,让恒大们迅速起量,超越了一众房企巨头。
效率不等于民企
效率型房企基本都是民企,但是民企并不等于就是效率型房企。
比如恒大和碧桂园,他们聪明的选择了与资源型房企错位发展,将土地资源集中于三四线城市,产品瞄准刚需人群,这样的目的都是为了“快”。
但是并不是所有民企都是如此,我们知道的闽系地产企业,就是集中在一线城市,还有绿城和龙湖,就是主要做高端物业。
重点说说绿城和龙湖。我们发现,与近年高速发展的恒大、碧桂园相比,明显的有点要掉队了。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作为民企,没有深厚的资源背景,却要和国企们竞争中高端物业市场,销售速度提不起来,资金成本压力显而易见。平时还好,政府一收缩银根,首先倒霉的就会是它们。
房地产周期律
前两年,绿地、保利们蒸蒸日上,而这两年,又轮到恒大、碧桂园风生水起,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关键原因就是货币的指挥棒在起作用。
当资金泛滥的时候(往往也是房价高涨的时候),资源型企业快速拿地,抢下一个又一个的地王,比如四万亿时期,2013年前后,国企们就出尽了风头。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这些土地成批量上市,带动国企们的业绩一路往前冲。
然而这个时候,往往也是楼价低迷的时候。相对高价拿地,相对低价出货,要不是有高利润率挺着,谁也玩不起。
效率型企业刚好相反。
当资金紧缺的时候,地价便宜,效率型企业趁机出动,逆周期扫货,然后在接下来的楼市复苏期大量开发上市,比如今年三季度,楼价热浪逼人,恒大以“82折促销”的价格猛烈推盘,7月销售430亿元,8月销售482亿元,9月销售471亿元,月月销量过400亿元。
资源型房企和效率型房企,就像日出月落一样,你扫货时我推盘,你推盘时我抄地,周期性的潮汐更替,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生态。
今年恒大碧桂园们风头出尽,但是十一房产新政之后,政策拐点已来,明年,或许就该到绿地保利们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