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近的上海卢湾等项目看,摩根士丹利已经开始正面出击房地产开发业务,初步构造起融资—开发—招商—运营的地产产业链,并且可能继续复制这一运作模式;而从麦格理以150%的投资收益出售旗下物业分析,在保险、养老基金等机构可能逐渐进场接盘的情况下,外资投行可能已经开始了对中国地产业的套现。
在众多外资投行中,摩根士丹利对中国房地产渗透较深,直接投资超过120亿元,是外资投行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不仅如此,它还广泛入股中国房地产公司,逐步介入物业开发。在资本市场上,它将富力地产(02777.HK)、世茂房地产(00813.HK)、雅居乐(03383.HK)等多家公司保荐上市,并参与相关公司在二级市场的买卖。通过分析摩根士丹利在国内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活动,我们可以发现外资投行的地产业盈利路线。
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深度介入开发,外资投行步步为营,构造在华地产产业链
由于对中国市场缺乏了解,外资在进入市场初期主要以实质为债权融资的合作开发形式为主。据业内人士介绍,2004年前后,由于土地转让政策的变化及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信贷的收缩,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曾一度普遍面临资金瓶颈,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规模的外围资金以按比例分成的方式与国内房地产公司合作,并在项目工程结束后获利撤资。之后,外资投行开始采取项目股权的形式,与位居全国前20名的、拥有一定的土地储备、善于处理与政府和银行关系的大型发展商合作开发。
2005年,摩根士丹利出资1.25亿美元收购大连正源集团25%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之后,正源以8.2亿元拿下北京温泉镇一幅地块,还高调与本地房地产公司首创置业、北辰集团竞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其高调行动有赖摩根士丹利方面的支持。而摩根士丹利方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以大连正源为平台,进一步介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并表示不排除继续收购大连正源更多股权的可能。
在最初的债权融资合作开发模式下,外资仅起到被动的财务投资者的作用,并不参与项目的具体运作,仅通过出资占股享受投资收益,这样的模式需要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依赖优秀技术团队对项目的运作。相对于合作开发模式,参股房地产公司的收益率可能偏低,但能发挥股东的监督作用,并有效监管管理团队的运作,确保投资安全。摩根士丹利方面表示,入股资金投入项目开发的周转期一般仅为2到3年,在中国楼市将在一段时间持续走好的预期下,参股房地产企业而面临的系统风险也能得到控制。
最新的动态显示,摩根士丹利不仅参股房地产公司,还亲自操刀房地产项目的运作。据相关报道,摩根士丹利与上海永业集团联合成立“上海永威置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3亿元获得上海卢湾区核心地区一幅商业用地,且公司的法人代表是摩根士丹利亚洲区执行董事Garth Peterson。这是摩根士丹利负责人首次出任类似合作公司法人代表,也表明摩根士丹利将更大程度地承担项目风险,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开发之中。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与收购现有物业相比,深度介入房地产开发可以在前期对物业产品定位主动把握,能够针对性满足客户的要求,而且能省去重新整修的费用,因此回报率将高于单纯的物业收购。当然,深度介入房地产开发可能会面临开发周期较长的风险控制问题,若投资失败,损失也相应放大。
摩根士丹利将来是否会继续复制“上海永威”的运作模式呢?有关分析人士表示,虽然整体运作可能提高收益率,但卢湾项目仍可能是摩根士丹利投资个案,复制的可能性相当有限。这主要是因为一个完整房地产项目的运作周期相对较长,而且随着介入环节的增多,面临的投资风险也更大,一旦项目失败,对摩根士丹利的声誉影响相当负面,乃至可能影响其将来的融资,而从摩根士丹利在其他市场的运作看,并没有类似介入开发的先例。但是上海五合智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毅、国泰君安地产业分析师张宇等人士则认为,卢湾项目可能是摩根士丹利进入开发领域的初试,将来完全有可能更大规模进行类似运作。邹毅表示,卢湾项目东至黄陂南路、西至马当路、南至徐家汇路、北至建国东路,区位相当优越,若设计、建设、管理得当,出售风险相当小,如果将来摩根士丹利再拿到类似项目,完全有可能继续自己操盘。从现在的运作看,摩根士丹利完全有可能作为总包角色组织项目,并将具体工作进行分割,分包给其他专业化公司,包括寻求国内的房地产公司完成物业建设,寻找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后期管理,通过房产中介招揽客户等。
如果摩根士丹利继续扩大在大连正源的股权比例,并形成运作平台介入房产开发,其在中国的角色可能不仅仅是全球领先的投资银行,还可能成为拥有“融资—开发—招商—运营”完整地产产业链的房地产投资运营商。
研究部门“适时”推出 “唱空”报告,直接投资部门大肆收购
在房地产行业一直面临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摩根士丹利仍然加大投资力度,源于其2005年以来的成功操作。2005年以后,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外资投行开始对国内一线城市(主要是上海和北京)的写字楼、商业、酒店式公寓等物业进行整体收购。据市场人士介绍,外资收购一个楼盘通常会对楼盘的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包括楼盘本身的品质,即楼盘的地理位置、装修等“硬件”,然后结合楼盘物业管理、客户层次等“软件”,分析楼盘可能实现的租金及将来可能的增值情况。由于外资投行所收购的项目一般不是新建楼盘,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在买下楼盘之后进行精装修甚至大规模改造,提升楼盘的品质,吸引高端客户进驻从而提高租金收益。此外,强大的招商能力也是外资投行的优势。通过与专业中介公司的合作,再加上外资投行的信誉、业务关系及可能在其他市场的合作经验,有利于引入财富500强等国际大型公司客户,甚至外资投行在进入一个楼盘之前,可能已经有一定的客户需求,只需要针对性寻找合适的楼盘并按租户需求装修成型。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士丹利往往是在其研究部门“适时”推出报告,并在一定程度影响舆论的有利时机建仓。2004年之后,摩根士丹利前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连续发布报告,表示看空中国特别是上海房地产的发展前景,由于谢国忠曾经准确预测1997年香港楼市崩盘,再加上摩根士丹利在市场的影响力,“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一时甚嚣尘上。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投资部门却行动做多,连续大手笔收购上海、北京的写字楼等物业,而且,两者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谢国忠抛出“泡沫论”、“崩盘论”后,均伴随着摩根士丹利的物业收购高潮。
2004年9、10月,谢国忠在《目前的投机是最后的疯狂》一文中指出,中国房地产泡沫将在几个月内破裂,“随着中国的通货膨胀和美联储加息的不断发展,离‘最后算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仅仅是几个月,而不是一年”。2005年2月,谢国忠发布报告称,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十年前东南亚的翻版,“1995年,当美元见底的时候,泰国曼谷的‘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下跌的房价使外国投机热钱撤离。上海与10年前的曼谷很类似,笔者认为,上海很可能步曼谷后尘”。而后4月,谢国忠在商界影响广泛的《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认为,世界经济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中,而且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尤其严重,并会在不久的将来破裂,泡沫破裂首当其冲的城市是房价最高、炒房之风最烈的上海。对于以谢国忠为首的看空派的论断,建设部专门组织课题组进行研究并撰写课题报告反驳,任志强、潘石屹、张宝全、刘晓光等市场人士也予以回击,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谢国忠言论对市场的影响。
在谢国忠提出“泡沫论”并将争论逐渐推向高潮时,摩根士丹利投资部门也逐渐开始并加快房地产投资。2005年2月开始,摩根士丹利开始大手笔收购写字楼物业,当月分别在北京、上海收购富力双子座写字楼、世界贸易大厦,涉及资金约20亿元。之后,摩根士丹利收购速度继续加快,当年平均两个月即有一宗大额收购,涉及资金超过50亿元。
2005年底,谢国忠连续从美元利率下降、中国出口可能下降及日元汇率变动的技术层面,分析中国房地产形势在不断恶化。他认为中国出口规模快速上升,致使国内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新增资本不断涌入房地产市场,泡沫可能不断膨胀,而中国出口一旦受到外围经济影响而放缓,再加上美国利率调整和日元汇率变动使海外投机资金回流,中国房地产将面临崩盘风险。“崩盘论”提出之后的2006年,摩根士丹利继续加码物业收购,并且将收购的范围从北京、上海扩展到珠三角地区,投资金额超过60亿元。
投行业务为直接投资提供决策信息,帮助投资项目上市增值
近年来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项目几乎都能够看到摩根士丹利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其作为全球协调人、账簿管理人、保荐人和牵头经办人参与的融资金额达到约225亿港元(表1),若以3.5%的费用比例计算,费用收入超过4亿港元(假定承销费用与其他承销商平分)。但分析可以发现,投行业务只是摩根士丹利考察市场环境、进行股权投资的一个环节,其盈利点正由投行业务后移至股权投资,一个明显的对比是,摩根士丹利仅通过Pre IPO入股世茂房地产就已获得利润23亿港元,远超投行业务的收入。
在房地产公司的保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