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商场里的商品不再有价签,而是由消费者扫码上网查看商品详情和下单,那就离马云所说的“新零售”近了一步。
在成都一家淘品牌集合店中,我们l蕾丝的“新零售”雏形。这家位于成都商业中心凯德Mall里的素型生活馆,总共有46个品牌,大多是在2008年开始基于淘宝平台发展起来的线上品牌,如东方极简、妖精的口袋、韩都衣舍等。
除此之外,还有传统的日化品牌上海家化旗下佰草集、美加净等产品。
与传统的百货商店不同,这里的商品陈列没有专门的区域划分,服装、配饰、香薰、洗护用品混搭在一起,随处可以见到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的标识,还有会员专属的休息区和免费的咖啡饮料。
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
阿里巴巴商家事业部新零售总监韩操介绍,阿里巴巴商家事业部是在今年三四月份就开始探索新零售业务。他发现,市场上有两个主要需求。
“一个是大量的线上淘品牌,想往线下走,但是他们本身欠缺线下选址、装修和管理等能力。”韩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另一方面,韩超发现,目前已经有零售商开始和淘品牌建立采购联系,尝试新的经营方式。一些零售商在采集品牌时,选择淘品牌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0%—80%。
其中,素型生活馆便是其中一例。
素型生活馆成立于2014年,最初是以服装、跨境电商为核心的O2O连锁体验店。素型生活馆CEO林学波在接受包括记者采访时介绍,原来素型只是一家传统的零售店,今年4月15号开始跟阿里合作探索新零售模式。
因为集合店的品牌多数是淘品牌,林学波丛2014年就开始尝试做线上线下货品“同款同价”。他说,之前做过一个自有平台,但是后来发现上万件的商品,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款同价非常困难。直到今年4月,“我们跟阿里谈这个理念的时候,发现双方的想法非常吻合。”
线上与线下的全渠道打通,是阿里巴巴商家事业部今年主要做的事情。该事业部总经理张阔表示,现在网购的所有用户在线上线下都是一体的,全渠道主要解决的是,从商品、服务等方面让消费者在线下线上都可以得到同样的体验。
在阿里巴巴不断倡导全渠道的同时,更多的商家也在布局全渠道。
专注做五星级酒店的家纺品牌康尔馨,最初是在线上开网店,从2009年开始布局线下渠道,直到2016年上半年,才在上海开了两家线下专营店。
康尔馨总经理王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进入线下以后发现,在零售方面的经验都要重建。”
今年七八月份,王亮开始入驻素型,后来也入驻了11月6日开张的杭州银泰淘品牌集合店。在他看来, 新零售是对效率的改造。
“以往我们做传统渠道,拓展线下的管理经验需要好几年,而现在只要把产品和定位做好,把零售端的管理能力就交给素型这样的零售商就行。”王亮说。
大数据重新定义新零售
素型与阿里巴巴合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大数据重新定位消费者。
韩超仍然记得,最初和素型生活馆进行接触的时候,“他们主打慢生活理念,客群年龄段在30~40岁,虽然有近2000个平方的面积,但整个商品的丰富度不够。”
后来通过大数据对店铺周边的人群进行分析,获得了消费者画像,再通过对既有会员的分析,获得潜在会员的画像。
“(素型)真正的消费者在25岁~35岁左右。”韩超对《天下网商》记者说。
林学波表示,以前选择售卖哪些品牌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品牌的数量不多,效率也比较低。通过阿里大数据分析,又重新选择了一些淘品牌,“选品到店之后,这些品牌就自带粉丝,因为是集合店,消费者往往在买喜欢的品牌同时,还可能会买其他的一些产品。”
跟阿里合作后,素型店铺的品牌和商品数量得到快速增长,品牌量从去年的10个增加到目前的46个,货品数量也从去年8000多增长到目前的16000多个。“商品的价格带也往下走了一点,整个店铺风格更年轻化。”韩超说。
在对消费者和货品进行重新定位之后,林学波认为,最大的痛点还是在于线上线下实时同价。以前,素型店实现线上线下调价都要“人肉”调整,而现在是通过大数据实时传输,“线上的价格一变,线下的价格就跟着变。” 林学波说。
韩超介绍,目前,阿里巴巴搭建了一个名为“新零售”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品牌方与零售商的对接,双方可以完成B2B采购。采购后,每个产品都会有二维码,通过平台将淘品牌的价格等商品信息,跟线下门店进行实时同步。
不过,韩超说,“新零售”平台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未来很快会推出1.0版本。对于试运行阶段的成果,韩超和林学波都非常满意。
在与阿里合作之前,林学波预计,“提升30%—50%的业绩,对于我来说就非常理想了。”但实际上,从9月至今,素型人流量同比增长了5倍,销售业绩也提升了3倍左右,连带率(平均每一单的商品件数)从原来的1.3提高到现在的3.8。
“这在传统零售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数据。”林学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