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汉正街得名于“古汉口之正街”,作为汉口历史上最早的中心街道,自古便是万商云集之地,同时也是武汉商业发展历史的缩影。而如今,在现代商业的冲击下,汉正街逐步没落。而消防、交通、治安、环境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改造升级工作已迫在眉睫。
而在《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14—2030)》中提到,“武汉到2020年,全面建成中部金融中心,以科技金融为重点的全国专业性金融中心;到2030年,以全国性专业金融中心为突破口,形成全国性金融中心。而在空间布局上确定了“一心、两核、资本谷”的空间结构。其中,这“一心”即为汉正街国际金融中心区。两年时间过去,这些片区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笔者于近日实地探访了一番。
乱象丛生改造迫在眉睫
自古以来,汉正街以其自身区位优势,吸引各地商户蜂拥而至。生意红火,民间有语“货到汉口活”。在小商品时代名噪天下的汉正街现如今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社会治安,环境污染,经济纠纷等问题也出现逐年上升趋势,被商户和市民所诟病。
针对汉正街乱象丛生的现象,整改工作已被提上日程。据悉,整个汉正街片区将被划分为两块区域,一是改造区,主要包括银丰片区、长江食品厂片区、晴川桥片区、地铁二号线等四大拆迁工程。计划在五至十年内,完成片区的腾退招商,引进高端服务业。二是改造区,对建成区进行提档升级,在现有基础上对外部环境及内部软件进行改造,最后将建成区和改造区融合。
2014年12月30日,汉正街第一宗土地银丰地块入市,标志着汉正街商务区工程正式启幕。最终,该地块由复星集团以42.7亿元拿下。未来将建成复星金融蜂巢项目,根据规划显示包含一栋185米高的乙级写字楼、一栋220米高的甲级写字楼、一栋七层的商业裙楼。
2016年1月8日,在新年首场土拍中,绿地集团以25.24亿元摘得沿江一号二期地块,这也是是规划建设中的汉正街中央商务区挂牌出让的第二宗地。该地块将建设2栋250米甲级写字楼,为武汉首次建设的高层双子座写字楼。
据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消息,12月8日,武汉将挂牌出让5宗地块,其中备受瞩目的是编号为P(2016)124号的汉正街东地块,根据文件内容显示该地起拍价为126亿元、楼面单价达到13000元/平。
根据要求,在汉水街以南,临宝庆街的地块内需建设一处高度不低于400米的超高层标志性建筑,这也意味着武汉滨江天际线又将添加一道靓丽的风景。有着“天下第一街”美誉的汉正街,或将迎来发展新气象。
而即将出让的编号为P(2016)124号的汉正街东片地块,是规划中的汉正街中央服务区中最大一宗地块。面积约为10.22万平方米,东至宝庆街,南至沿河大道,西至多福家电市场,北至汉正街。作为武汉建设中部金融中心的关键一环,未来将打造以商业、金融、商务及旅游产业为一体商务区。汉正街改造的大幕已徐徐拉开,与此同时江南江北两条金融街的建设也在逐步推进。
光谷为资本 “两核”助力打造金融新中心
往东北方向不到五公里,就来到了被誉为“武汉华尔街”的建设大道,西起青年路,东至香港路这个片区内,汇聚了各类金融机构300余家,落户了全市60%的金融机构。这条路也被称为武汉的财富中心和“黄金大道”。预计到2019年,江汉区金融业总产值将达到300亿元,该区金融机构将达到800家。
与江北相呼应的则是中北路--中南路华中金融城,上世纪,中北路曾是武汉的重点工业区,武重、湖北建机、武汉电视机厂、无线电二厂等老字号国企均坐落于此。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老字号国企已然推出历史舞台,该区总部企业累计达196家,其中金融证券保险业68家,文化创意业26家,商贸旅游业52家。
未来,在华中金融城主轴区域将规划61公顷开发用地,建设33栋百米以上超高建筑以及3栋200米以上地标塔楼,定位为大型的金融机构总部聚集区。未来,两条金融街的遥相呼应,将推动武汉进一步向“华中商务金融中心”迈进。
在武昌的另一边,光谷也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发动机。据统计,2015年,光谷企业总收入突破10000亿元,光电子信息产业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4420亿元,成为世界级的产业集群。2016年9月,自贸区落地光谷,从“光谷制造”到“光谷创造”,光谷已成为武汉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据悉,未来光谷将升级为“资本谷”。根据近日出台的规划,光谷将打造“金融资本谷”,范围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官桥湖资本谷科技金融服务区,西起东湖村,东临邮科院,北至环湖路,南至伏虎山;光谷金融港后台产业基地,北至城市三环线,南至高新四路,西至光谷大道,东至光谷一路,及光谷软件园。
经笔者实地探访后发现,虽然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与北京、上海等全国金融中心金融业发展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是,全国性、区域性总部机构较少。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不足,与武汉中心城市地位不相称。二是,缺乏全国性金融市场,区域性金融市场还有待加强。三是金融业空间布局相对分散,金融商务聚集区建设缺乏统一认识与规划,区域建设与招商引资力量分散,金融机构集聚效应、金融交易规模效应和金融创新外溢效应尚未显现。四是,金融辐射功能与影响力尚需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