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华谊排片之争引爆眼球 跨界资本各怀心思逐利而来

   2017-01-06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盖源源6600

  2016年,电影江湖的故事,定会在观众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影院是电影最重要的渠道。同时,影院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资产,当多数人认识到这一点时,2016年掀起了各路资本的影院圈地,并购、投资不断上演,各怀心思——

  万达院线连续收购了大连奥纳、广东厚品以及赤峰北斗星等三家影城。

  中国电影拟以5.53亿元收购大连华臣70%的股份,大连华臣在东北三省多家影院。

  完美世界收购今典院线、今典影城和今典文化100%的股权。

  阿里影业认购了大地影院10亿元可转债。

  博纳影业从2010年的6家影院已增至40家影院。

  当代东方并购了华彩天地,开始拥有院线双牌照。

  恒大、保利、红星等5家房地产企业已涉足投资影院。

  还有一群人,也在这场争夺战中出手,他们被称为“当地土豪”。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传奇影业(注:被万达集团收购)主投的《长城》,对同期上映的华谊兄弟大片《罗曼蒂克消亡史》形成票房碾压之势。两大影视公司的大片抢占贺岁档本是平常,但外界却将此看做万达、华谊兄弟“豪门恩怨”第二季。为何如此?皆因2016年11月中旬冯小刚那封致王健林的公开信。当天,冯小刚与华谊合作的影片《我不是潘金莲》首映。冯小刚抨击万达院线给了该片不公正待遇,“该片在全国其他院线排片平均值为40%以上,在万达院线的排片率仅为10.9%。”此后,冯小刚、华谊兄弟CEO王中磊又与王思聪隔空“对战”,引爆眼球。

  豪门恩怨,多因利益。万达、华谊角力,曝光了影院在电影产业链中越发重要的价值。而资本嗅觉灵敏,自然是投资影院把握逐利良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银幕数尚未触及天花板,未来的几年,各路资本势必打响线下影院最后的争夺战。

  业内公司布局影院闭合产业链

  这场“豪门恩怨”中,华谊兄弟可谓吃了哑巴亏。华谊兄弟早早占据产业链上游,且先于万达院线上市。然而,华谊一度提出“去电影化”,更没有提早布局影院板块。反观万达院线,依托万达商业地产兴建影院,意外收获了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之红利。

  截至2016年6月30日,万达院线拥有开业影院320家,国内市场占有率13.7%,而华谊兄弟目前开业影院数只有19家。万达院线减少排片,在一定程度上将对电影的最终票房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一旦拥有更多的影院资源,就能在与产业链上游片方、发行方的利益分配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华谊被掐了痛点之后,在2016年末宣称将在未来3~4年加速影院布局,华谊兄弟CEO王中磊说:“现在这个时期,渠道的竞争似乎比较重要,影院业务将是华谊兄弟接下来特别重要的一个布局。”华谊兄弟影院投资总经理徐小峰透露,不排除参与对市场上现有影院的并购。

  2016年,行业内大公司并购影院的局面已经是风起云涌。万达院线连续收购了大连奥纳、广东厚品以及赤峰北斗星等三家影城(共19家影院);中国电影拟以5.53亿元收购大连华臣70%的股份,大连华臣旗下的15家影院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完美世界收购今典院线、今典影城和今典文化100%的股权;阿里影业认购了大地影院10亿元可转债,又以1亿元投资了杭州星际。

  博纳影业也在深耕影院业务,2010年其赴美上市时只有6家影院,到2016年12月初已运营40家影院。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告诉每经影视记者:“未来5年,还将增建影院至100家。”

  院线行业资深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公司携终端博上游IP资源,争夺制片话语权将是未来的趋势,“好莱坞在‘派拉蒙案’(注:要求制片公司放弃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垄断)后这么多年,如今大的制片公司和院线又有融合。未来中国电影行业的这些大公司,都希望是集制作、发行、放映全产业链为一体的。”

  由于上游企业弥补终端布局并非短时间可以完成——毕竟影院建设有周期,所以规模并购成为手段之一。而对于还没有线下终端的光线传媒、乐视等企业,这位院线资深人士表示:“这些公司精耕内容专业度,但(个人)不看好其长久发力能力,除非它们能兼并大的影院投资公司。未来若要形成好莱坞式的六大(公司),更看好目前行业内的万达、中影、博纳等。”

  跨界资本各怀心思逐利而来

  除了电影,“几乎没有什么行业,在过去两年仍以每年30%的增速在增长。”业内人士表示,电影票房的火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产业链终端的电影院如今则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艺恩研究总监付亚龙说:“影院收入比较稳定,利润率虽不是特别高,但也是比较好的资产。”时代今典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投身行业多年,在他印象中,自从政策放开后,各路资本蜂拥而至,“这几年,进入电影行业的跨界资本非常多”。

  当代东方转型影视行业前,主营业务是硅酸盐水泥及熟料的生产与销售。2016年当代东方并购了华彩天地,开始拥有院线双牌照,还拟与国泰元鑫成立资金规模不超过10亿元的“院线产业并购发展基金(多期)”。

  有的跨界资本,特别是来自商业地产的企业,更希望对标万达模式。据艺恩数据监测,2016年1~9月,全国地产销售业绩排名前100中,除万达集团外,恒大、保利、红星等5家房地产企业已涉足投资影院,影院渗透率达7%。

  院线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不少商业广场也在布局电影院,“比如苏宁、华联这样的商场。在这方面,万达商业广场是标杆。”“影院+地产”是标配,且有天然的连接优势,付亚龙在接受每经影视记者采访时分析说:“租金成本是影院最大的成本,商业地产自有物业,租金相对低一些,主导决策灵活。影院承接了线下消遣入口,对其他业态形成勾连促进的作用。”

  当然,在纯粹玩资本的人眼中,电影院本身也是一笔不错的投资买卖。数据咨询公司凡影的创始人王义之曾做过简单计算:“目前全国影厅的座位数平均为130个,1000 块银幕约等于13万个座位,如果按照每个座位5万元定价计算,便是价值65亿元的交易标的,但它的实际投资成本不超过30亿元。在股市如此疲软的情况下,众多和传媒相关的上市公司都需要话题和项目来刺激市场对自身的关注。于是,影院和当年的普洱茶一样,拥有了投资品属性。”

  事实上,带着纯财务投资目的兴建电影院的资本非常多,它们大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以当地富豪为主,他们手中拥有的一般为若干个单体电影院。在他们看来,电影院现金流大,是一门看上去一直都在赚钱的生意,而在行业高点将影院高价卖出,又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这样的事情吴鹤沪见过不少,他告诉记者:“玩资本的,很多不打算深耕影院经营,造一家甚至几家影院,一家1000万元造好,等有利润之后以3000万元卖掉……就像建房卖房一样。”

  最终之战红利减弱投机者或出局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银幕已达41179块,跃居世界第一。对于未来,8000多块的银幕年增量或能保持稳定,但票房的增速却在放缓:2016年单银幕产出从2015年的139万元降至111万元,其中,新影院的单银幕产出只有84万元。据中国票房CBO数据,2016年上半年,中国票房同比上升21.4%,电影院的数量则增长了30.4%,这意味着电影票房的增速已经跟不上新建电影院的数量,院线行业资深人士认为:“2016年很多电影院都面临经营压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陈沁带领的课题小组,对2015年全国逾7000座影院进行调查发现:建于2011年以前的电影院,2015年平均票房为790万元,而建于2014年的影院,平均票房只有528万元。“最近两年是资本最疯狂的时候,谁给的租金高就给谁建影院,合同是这两年建起来的影院,经营起来肯定很累”。UME影院管理集团董事长吴思远表示,“电影院是长线投资,需要在经营管理上下工夫。但大量资本进来后,行业非常乱。现在投资一家影院至少要3000万元,10个厅左右,但不少影院谈的租金都七八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加上人工、水电等成本,这样的影院肯定是亏本的。”

  三、四线城市一度被看做影院投资的价值洼地。但随着银幕增长,观影人次却不可能无限增长,人口红利也会减弱,小城市以及县城的电影院会最先遭遇生存危机。吴鹤沪表示,三、四线城市的电影院票房收入有着明显的“潮汐现象”,“国庆、春节档期人满为患,长假一过,打工的走了,人流量变小。不少影院白天根本没有观众,有的就晚上放两场电影吸引周围观众。”

  吴思远和吴鹤沪在接受采访时还不约而同都提到,虽然不能以票房数字设定盈亏线,但目前很多影院是亏损经营。“天天有开张,关门,就像广告公司、饭店一样。”吴鹤沪形容道。

  虽竞争激烈,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银幕数尚未触及天花板。万达院线总裁曾茂军在公开场合也表示,中国银幕数到达7万块后,才会走下坡路。据此推算,影院发展还有4~5年空间。

  按此时间,今年各资本方将继续影院争夺战、淘汰赛。那么,谁将是最后的胜利者?相比于投机者、小投资人,大型上市公司拥有更多融资工具,而在并购优质影院资产时也将进一步推高并购价格。如此一来,未来影院并购极可能将是大资本方的天下。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北美成熟市场前四大院线占了票房的60%,未来中国也可能形成几大院线或者几大影投公司票房超过50%的格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66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