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狂人”孙宏斌在2016年的并购项目和公开拿地上花了至少1000亿元。
1月6日晚间,融创中国发布的2016年未经审核营运数据显示,2016年,集团实现销售金额1553.1亿元,销售面积约758.2万平方米,销售均价约20480元/平方米。2016年归属于集团的权益销售金额为1069.8亿元,同比增长129%,权益合同销售金额为1039.6亿元,同比增长139%。
“白武士”孙宏斌
近两年来,融创的收购动作频繁,孙宏斌也在多笔收购中扮演“白武士”的角色,在经历了与绿城的合合分分之后,又陷入佳兆业重组艰局面,此后在雨润的并购中也以失败告终,但这并未阻挡孙宏斌在并购的道路上继续前进。2016年以来,融创收购动作更加频繁,莱蒙国际、融科、金科都成为融创股权收购或项目收购的对象。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2016年孙宏斌在并购市场上至少完成13笔并购,斥资约444.86亿元。
并购已经成为孙宏斌拿地的主要方式。“买对地方、买对时间”,是孙宏斌认为开发商首先应该做好的事情。
用孙宏斌的话来说,现在土地越来越贵,融创不会再在公开土地市场上拿地了,所以孙宏斌采取了“曲线拿地”的方式。
孙宏斌除了在并购市场上连续出手之外,在土地市场上也没有松懈。从2016年1月份开始,融创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土地公开出让市场上。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融创2016年在全国土地公开出让市场上共斥资至少567.04亿元。
先“拿对地”,再“盖好房”,两者缺一不可。孙宏斌判断,房地产行业销售规模到10万亿后,其规模再增长已经很难了,这时会加速向大企业集中。
“我们的土地竞拍都停了,因为风险没看明白,我不相信土地市场能这么涨。现在一些土地竞拍我们都没有报名,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都不好,土地价格那么贵,风险太大了。”孙宏斌曾公开说道。
表态之后,孙宏斌在土地市场表现异常积极。截至6月30日,融创的土地储备总面积约为3775万平方米。
融创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汪孟德称,融创一直以来都持有非常谨慎的拿地态度,但谨慎的土地态度并不是说不拿地,融创还是基于一些拿地的基本原则,一是风险可控,二是保障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三是保证现金流非常从容。融创在下半年拿地仍将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三年后规模是5000亿
进入2016年下半年,融创在7月份和8月份加码多个二线城市,已经基本完成全国化的布局。目前融创已经完成全国化布局,进入近30个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实现了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的卡位布局。
对于高速扩张的融创而言,债务也一直是其挥之不去的梦魇。
融创2016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约为1279亿元,净负债率为85.1%,而上一期(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的净负债率是75.9%。集团合同销售金额为5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05.6%;收入105.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4.5%;毛利约14.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27.5%。净利润方面,融创中国上半年净利润约为1.0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1.8%,股东应占净利润为0.7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2.3%。公司现金余额为401.47亿元。
虽然融创的业绩连年增长,但毛利率并不太稳定。融创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其账面毛利率仅为12.4%,2014年毛利润率17.3%,2013年为23.3%、2012年为25.8%、2011年为33.6%、2010年为43.3%。这已经是融创毛利率连续第六年下滑。
“我们毛利不高,只是暂时账面上不高,过几年就会慢慢好起来,因为我们有很多地、很多项目,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毛利上的明显增长。房地产有滞后的情况,买地建设买房最后才能做到账上面,不是很快就能看到毛利的增长,我们的毛利是很正常的。”孙宏斌在2015年融创业绩会上这样解释。
尽管如此,成为行业巨头,似乎是孙宏斌内心长久的渴望。
就在融创与乐视的新闻发布会上,孙宏斌说:“三年以后我们是5000亿元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