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百丽国际私有化完成前的最后一份年度业绩报告。
5月15日深夜,头顶“鞋王”称号的百丽国际发布了截至今年2月末的2016/2017财年业绩报告。其净利润下跌了18.1%,由此前的29.34亿元跌至24.03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过去的这一财年,百丽经营数据仍不靓丽,其鞋类业务销售规模较去年下降10.0%。
目前,女鞋品牌几乎均处于销售低迷期。业界认为,在寻找新的市场机会的同时,更要布局渠道、做好产品、明确定位。否则,随着后续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升,缺乏好产品和渠道的品牌,或会在这一领域面临不利后果。
净利连续两年下滑
百丽近两年的发展着实有些吃力。2015/2016财年,其出现了上市9年以来盈利的首次倒退。连同这份最新的业绩报告,百丽已经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
根据这份最新的业绩报告,过去的这一财年,百丽旗下鞋类业务的收入由下降了10%至189.6亿元,主要原因是同店销售下降。据其表示,这部分业务同店销售下滑主要是由于销售数量减少,平均成交单价略有下降。与之相对的,百丽的运动、服饰业务的收入则是同比增长了15.4%至227.47亿元。
“截至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运动、服饰业务实现双位数的销售增长,而鞋类业务录得双位数的销售下降,反差十分明显。因此,运动、服饰业务占比明显提高,由去年的48.3%上升至54.5%,超过鞋类业务的销售规模。”百丽表示。
因为在鞋类业务上的持续低迷,百丽一直都在进行店铺网络的主动性梳理。在这一最新的财年,其在中国大陆的鞋类零售网点净减少700家。其还指出,在门店上的一系列调整工作,预计在未来一到两年仍将持续进行。
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百丽也在为扭转经营状况而转型。但其表示,由于缺少相应的技能和资源,同时由于既有业务和利益关系的局限,业务转型不尽人意,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4月底,百丽发布公告,宣布由高瓴资本集团、鼎晖投资以及百丽国际执行董事组成的财团,向其提出私有化要约,总收购价531亿港元。对于整个女鞋行业来讲,这无疑是焦点性事件。
在16日的全年业绩会议上,百丽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盛百椒表示,私有化是为了给公司“找一个出路”,公司现时急需转型,需要抓住“时间窗口”,转型需要新资源和新人才。
行业遭遇“困境”
在业内人士看来,百丽过去两年的经营表现一定程度上也是整个女鞋行业的写照,在电商冲击以及产品创新缺失等诸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国内鞋业尤其是国产女鞋销售遭遇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
此前,星期六、达芙妮等企业已经发布2016年全年业绩数据。以星期六为例,2016年,其除了营业收入下降9.61%至14.84亿元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亦下滑了7.52%至2083.96万元。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指出,在2014年以来,女鞋市场增速持续放缓,至2016年出现了1.30%的同比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人还在不断进入。“目前很多女装也在做一些产品的延伸,鞋子也有在卖,这对女鞋品牌来说势必是有影响的。”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除了新品牌出现对市场大力争夺,陷入“困境”的鞋企似乎更多还是要在自身寻求原因。九派咨询总经理邵立刚此前指出,目前,品牌推出商品的属性事实上和其定位群体并不完全匹配。“还有一个就是他们进入到终端的商品结构和市场的需求结构不匹配。”
“百丽作为国内鞋业龙头企业也难逃被低价收购的命运,在鞋类市场同质化严重、产品研发设计能力滞后的情况下,我国鞋企将会迎来一轮大洗牌。”天风证券在一份研报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