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给万达定目标:2010年70个购物中心

   2004-03-02 8460
万达加快了寻求其他资金渠道的努力,譬如上市。“已有4家公司同意做我们的战略股东,它们都是全球各自行业的领袖”,王健林透露,

  万达一方面要寻找资金渠道,另一方面还要防范资金风险。王健林说,万达商业地产发展如此之快,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秘诀是实行了资金封闭管理的制度”。

  2月22日下午5点,大连市万达大厦28层。“从2004年开始,我们的购物中心原则上一家也不卖”,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对本报记者说。

  与此前几年的开发销售模式相比,万达商业地产的自我调整正悄然进行。

  战术调整

  最近长春、济南的商业广场与业主的物业纠纷,现在找到了解决办法。济南万达商业广场的解决办法是,由万达自行补贴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方式引进一家电器超市,3年内以固定租金租下各业主的商铺统一经营。长春万达商业广场也将采用类似办法。

  自2002年4月28日长春万达商业广场开工以来,至去年底,万达商业地产项目共开工16个,其中11个已对外销售,涉及业主超过2000人。万达第一批6个项目(长春、济南、长沙、南昌、青岛、南京)都是“商业广场”的形式,出售物业部分以单店为主;第二批则开始做购物中心(Mall)的形式,由主力店和单店构成。

  2003年,万达有8个商业广场开业,但潜隐的问题也次第暴露。购物广场对周边的建筑和交通都有一定要求,但济南购物广场的后面是民宅,少数业主招商困难;虽然万达方面销售合同中没有向业主提出过售后包租、返租的承诺,但长春购物广场的几位业主却宣称开发商有广告欺诈之嫌。于是就有了万达主动寻求商业品牌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举动。

  虽然王健林认为,对于已开工近20个项目的商业地产来说,有一两个项目出现问题并非不可控制,但问题的出现令万达高层不得不进行反思,结论是:原有商业地产开发销售模式必须调整,“从2004年开始,我们的购物中心原则上只租不卖”。

  如果说2000年5月17日万达确立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两条腿走路”的方向是重大战略的调整,那么2003年底万达商业地产则是在进行一种战术的调整:只租不售,并且伴以业态的重新组合。在主力店和单店的构成比例方面,原来购物中心(Mall)的主力店占面积的85%,单店只占15%,后来调整为主力店、单店各占50%。“如果主力店比例太重,那我们就只是在为银行打工”,王健林说。

  2004年万达的调整还表现在放缓了商业地产的扩张速度上。2002、2003两年万达提出商业地产开工项目“保5争8”,即争取新开工8个项目,并如期实现。2004年万达只提出商业项目“保3争5”的开工目标。

  事实上,万达的发展战略也曾有所调整。2002年中,王德明率团队投奔万达组建大洋百货,王健林曾有过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和百货“三足鼎立”的冲动。但一年后,万达毅然将大洋百货股权转让,回到“两条腿”的战略上来。与此同时,除万达与LG合资的变压器厂与TIS合资的电梯厂股权正继续寻找新的投资者外,万达已将其除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以外的产业悉数售出。

  对于王健林来说,这既是战略的继续完善,也是其战术的适时调整,它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

  “不说全国第一”

  万达的目标或者说王健林的目标是什么?

  2001年底,王健林第一次公开了万达的目标:3年内实现销售额和总资产的“双百”,即双双过100亿元。

  这样是否意味着万达已位居全国房地产企业的第一名呢?

  15岁参军的王健林说话行事有着军人的干练爽直,但对万达的位置却不愿多说,“还是不要说全国第一吧,你说你是全国第一,就会有人来论证,说为什么你不是第一,还是说‘名列前茅’或‘巨头之一’吧”,王健林解释说。

  有一位业内专家评论说,“很难说王健林是一个低调的人,内心里他其实是个很傲甚至是很狂的人,因为他一直想将万达做成一个世界级的企业,怎么会把全国第一放在眼里?”

  早在2000年王健林就曾明确提出万达要做“百年企业”。而要做百年企业,就必须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但住宅地产的现金流很不稳定,受政策和市场的影响很大,所以万达确立了发展商业地产和“收租物业”的方向。但中小企业租住商业物业也不可靠,所以,万达就萌生了傍“大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的想法。早在1990年代末万达就与沃尔玛合作谈判,谈了一年多,才于2001年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目前,万达已与12家跨国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其中包括沃尔玛、欧倍德、时代华纳、百胜、麦当劳等,并成为万达百货、超市、电影城、数码广场和美食广场的主力核心店。中小企业数量庞大,死死生生都很快,“但沃尔玛这样的企业要破产总不容易吧?”王健林说。

  王健林在1月10日万达集团2003年度总结大会上宣布了万达的中期目标:到2010年,商业地产开工70个购物中心,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年租金收入达100亿元;住宅地产年开工400万平方米以上,年销售收入80-100亿元。其中,2004年总销售额目标仍为100亿元,总资产达到150亿元。王健林认为,中国购物中心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美国2亿人有1.3万个Mall,中国13亿人,至少还有2万个Mall的空间,打个对折也需要建1万个Mall”。

  言语之间,王健林屡次将世界最大的Mall投资商澳大利亚“西部集团”挂在嘴边,“现在西部集团购物中心的建筑面积1100多万平方米,如果我们在2010年能达到1000万平方米,2015年万达收租物业面积就有可能超过“西部集团”。

  “资金链不会断裂”

  和其他正处于急剧扩张期的企业一样,万达的资金链也是一个被质疑的问题。

  王健林称,2010年前要开工70个购物中心。但万达目前开工的购物中心只有20个,未来7年平均每年至少开工7个。王健林告诉本报记者,每个购物中心的建筑面积以10-15万平方米为宜。据了解,这样一个购物中心平均约需总投资8-10亿元。也就是说,仅购物中心开发万达每年就需投入30-50亿元。万达有这么多资金吗?

  2000年决定迈出全国化大规模扩张步伐时,万达就无法回避资金的问题。很显然,万达开发建设的第一批购物广场,之所以多采用出售商铺的方式,正是出于实现快速现金回款的需要。万达2004年起“停售改租”,于是,刚从连续3年的扩张所造成的资金压力下缓过一口气来的万达,又面临着更大的资金压力,“商铺不卖,资金是会更紧张”,王健林承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万达放慢了商业地产的扩张速度。在资金与速度的张力中,万达采取的是暂时忍痛牺牲速度的做法。

  同时,万达加快了寻求其他资金渠道的努力,譬如上市。“已有4家公司同意做我们的战略股东,它们都是全球各自行业的领袖”,王健林透露,“万达商业地产公司今年上半年可以完成重组改造,也许明年就可以上市了”。他说,即使不上市,商业地产公司也可以增发30%-40%的股份给战略股东,“这也就是一种‘小上市’,可以保证明后年的资金问题”。这样,“万达商业地产的融资管道至多二年就可以打通了”。

  万达一方面要寻找资金渠道,另一方面还要防范资金风险。王健林说,万达商业地产发展如此之快,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秘诀是实行了资金封闭管理的制度”。按照规定,每个项目公司都不得占用其他公司的资金,跨管理公司1万元以上的资金都得由总裁审批。2003年天津项目刚启动时资金极其困难,虽然南宁、沈阳、哈尔滨等项目的账上都趴着上亿元的资金,但天津项目一分钱也没能拆借到。王健林对此的解释是,“全国同时开20个项目,哪怕5个项目出现问题,由于资金封闭管理,我们还有15个好项目能确保竣工,集团仍然可以控制全局”。(消息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万达|王健林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846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