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北京常营店已关闭 百货业转型应推出新业态

   2017-06-09 北京日报4580

  百货业的关店潮仍在持续上演。近日,有着“外资百货第一店”之称的百盛正式关闭了常营店。至此,马来西亚著名百货品牌百盛和日资百货华堂一样,在京均只剩下一家门店。两大洋百货在京城商业版图中渐渐淡出,其背后是整个百货业的凋零。在“新零售”的当下,百货业要想浴火重生,需要来一次彻头彻尾的转型。

  百盛京城再撤一店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长楹天街购物中心西侧的百盛常营店,发现商场大门已经紧锁。门前贴出的通知显示,由于百盛发展战略调整,该店定于2017年5月30日终止经营。至此,百盛在京仅剩下复兴门店。

  1994年,马来西亚的商业巨头百盛进入中国,在北京复兴门开出第一家店。此后一路扩张,一时风光无限。

  “从小就是逛百盛商场长大的,虽然买回家的东西不多,但当时有很多新奇的店铺可以逛。”市民张先生回忆,在那个年代,洋百货的到来给人们购物提供了很好的去处。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商业市场日新月异。购物中心、电商等新业态的崛起,让传统百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百盛于2014年7月关闭北京东四环店后,于2015年3月在长楹天街购物中心开出常营店,背靠京城东部最大商业综合体长楹天街,百盛似乎开始谋求转型。不同于其他门店的高端定位,百盛常营店开始走中档亲民路线,但并未吸引太多人气。

  “百盛里的衣服品牌不是很多,也不是很时尚,有点老气横秋,我很少在那里买东西。”正在长楹天街闲逛的王女士说,百盛地下一层有儿童游乐园,自己有时会带孩子前来游玩,但在百盛的购物区,即使周末也很少见到顾客。

  “高姿态”吓退消费者

  关店似乎已成为百货业止损的最佳途径。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6年,百盛在中国已经陆续关闭14家店。2014年起,著名的日资百货华堂仅在京就已关闭了7家店。两家企业关店步伐也颇为一致。如今,百盛、华堂在京都仅剩一店。

  两大外资百货是否将退出京城?伊藤洋华堂董事长今井诚今年4月曾表示,华堂北京最后一家门店不会关停,并指出华堂亚运村店同样没有实现盈利,但在社会责任与长期亏损关店的权衡当中,公司决定保留。

  作为百盛入华的第一家店,百盛复兴门店似乎也在“硬撑”。虽然离复兴门地铁站只有几步之遥,但优越的地理位置并未吸引大批顾客的光顾,连曾经在商场门口盘踞的倒卖购物卡的“黄牛”也越来越少。

  在金融街工作的崔女士经常路过百盛复兴门店,“只有一层快餐店有些人,不知道商场是怎么撑下来的。”

  作为传统百货店,百盛、华堂的餐饮、娱乐业态比例极低,每一层的商品都密集排列,中规中矩,和大悦城、爱琴海等给人们提供吃喝玩乐丰富体验的购物中心相比,百货店已无法满足当下消费者对逛街体验的追求。

  而在北京,奥特莱斯业态也开始创新服务,既提供丰富的折扣品牌商品,也提供电影、教育、儿童游乐、餐饮、健身等服务,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来自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日期间,燕莎奥特莱斯、首创奥特莱斯、赛特奥特莱斯销售额增幅均超过10%。

  百货转型应推出新业态

  百盛、华堂的没落折射出的是整个百货行业的日渐凋零。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去年中国百货行业继续呈现放缓趋势,销售额同比减少的企业超过一半,达到55.3%。报告显示,电商对百货店的蚕食仍未停止,购物中心的分流越来越重,对百货店的人气“截流”仍在延续。

  “现在我们已进入了云消费时代,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在网上买到任何商品。”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表示,商家网上直销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获得更高的收益,消费者到实体店购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百货业态必然走向衰亡。“大部分百货店铺都要倒闭,这是不可逆转的规律。”

  赖阳表示,网络购物的普及并非意味着消费者不再走出家门,而是对实体商场拥有了新的需求。“很多人周末不是宅在家里,而是和朋友、家人出来寻找新奇好玩的体验,因此购物中心应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心。”

  近年来,一些百货企业开始寻求转型。调查显示,2016年,69.8%的受访百货企业已经涉足百货以外的零售业态,在还没有涉足其他零售业态的受访企业中,有40.4%的受访百货企业表示有计划涉足其他零售业态,其中以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业态为主。

  赖阳认为,传统百货必须推出新业态替代原有的业态,而不是在原有百货的基础上简单地增加餐饮、娱乐等业态。在转型过程中,百货企业的商业思想要发生根本性变革,围绕居民的生活方式提供新奇好玩的体验和家庭休闲的空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5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