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万达最近被一些舆论围攻,甚至有人认为拿地便宜是万达一条“罪状”,质疑万达为什么总能拿到便宜的土地,其实这没什么秘密,稍微了解一点万达的商业模式,就不难回答这个问题。正是因为万达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成为他们议价的砝码。
7月21日,当所有媒体的舆论都还沉浸在万达融创富力三方合作的各种猜想中时,一条不大的新闻在朋友圈广泛流传,作为轻资产项目的四川雅安万达广场开业,当天29万人涌进广场,而雅安市区总共才36万人。这就是火爆的万达广场,笔者从万达官网上查到,雅安万达广场是万达第205个万达广场,今年将有50个万达广场开业。万达广场真的开到哪里就火到哪里,雅安为证,正像那条广告语,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这就是万达广场的魅力,这也是各地政府为什么喜欢万达广场的原因。
谈及拿地成本,王健林此前并不讳言,“我们获得土地的成本比其他企业要便宜很多,至少便宜一半。万达之所以拿地成本不高,与万达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有关。”用专业人士的话就是,万达商业地产创新了中国城市生活职住相邻便捷的新模式。故此,但凡拥有万达广场的城市,都深切知道:万达广场带来的不只是一个地产项目,而是直接嵌入公众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是直接改变了数以百万计居民的城市生活。在这种背景中,一定程度上说,万达拿地不是找上门,而是被送上门。
别把地方政府当成傻瓜,身为理性“经济人”,地方政府青睐万达,邀请万达建广场,是因为万达的到来,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还带来了稳定的税收。更重要的是,万达广场,对于区域商业氛围及房价强大的拉动作用,无可限量,也助推城市化进程——稍微比照即知,万达商业地产最强劲时,正契合了我国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
独此一家的商业模式,让万达在与地方政府谈判中,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而商业模式带来的溢价能力,则让万达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眼中的香饽饽。
众所周知,万达自创立以来,历经四次转型,每一次都实现了华丽转身。比如,由住宅向商业地产转型,以及进军文化旅游产业,都极有前瞻思维,均已达到预期目标。这种盛景,与其说万达很幸运,毋宁说体现了万达人具有善于决断、富于创新以及高执行力等特质。一座座万达广场能在短期内高质量拔地而起,没有足够惊人的执行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曾经有一位大城市领导感慨,我们喜欢万达这样的企业,说到做到,工程速度快,从拿地到开业最长2年,一个不毛之地变成繁华商都,城市繁荣了,就业解决了,税收也高。而普通的房地产一般都会延缓开发,等待土地升值。有的开发商和万达同时拿地,万达广场都开业了,他们的项目还没正式开工。
“万达乐园,欢乐无限”,万达城在多地异军突起,亦不偶然。从旅游法的颁发,到《“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施行,一个越来越松弛的休闲中国正在款款而至,国民有强烈的旅游需求。而文化旅游城是万达文化产业的集大成者,是万达集团凭借多年在商业、文化、旅游产业积累的丰富经验,创新的世界首个特大型文化旅游商业综合项目,这正满足了公众所需,这也正是供给侧改革最需要转型的服务业。正因为它切合了时下之需,所以万达能够到处攻城略地,各地政府引进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
王健林演讲时讲过,万达的商业模式注重多赢,既要政府欢迎,又要人民满意,企业才能真正赢利。万达广场如此,万达城更是如此。迪斯尼做了快100年也就做了6个,万达10年要做20个,如果不是多赢,很难达到这种局面。
再以万达在体育产业着力为例。公路自行车世巡赛落户广西,“环广西公路自行车赛”应运而生,是万达,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中国杯更是如此,正式因为万达在国际足联的丰厚人脉,才能为中国足球引来国际顶级赛事,每年有几个国家队聚在中国陪中国队打国际足联A级比赛。这事可不是谁想办就能办的。所以手握最顶尖国际赛事的万达注定会受到各地政府的青睐。
万达的创新不仅仅是商业领域,就是在公益扶贫领域也是创新不断,出资15亿在贵州丹寨的包县扶贫项目侧重在旅游产业、教育扶贫结合,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被国家扶贫办誉为企业扶贫首创之举,还被评为2016年首个国家扶贫创新奖,万达扶贫模式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扶贫的新品牌。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商业帝国也不是一日构建的。一些人只盯住万达的成功,而忽略成功背后的汗水。甚至将今日万达归于“人脉”关系,对万达显然不公。别无视万达人的努力,更别低估地方政府的判断力。世上没有免费午餐,万达成为地方政府的座上客,正体现了万达的创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