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做“加减法”各谋其略:融创、阳光城并购 SOHO甩卖

   2017-09-22 信息时报 记者:罗莎琳4520

  随着楼市调控的不断深入,近期房企并购、转让行为频频发生。与此同时,不少房企也选择了“减法”之路,多家上市公司正“轻装上阵”进行轻资产运营。而一线城市仍然是三四线城市外来房企眼中的“香饽饽”。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楼市进入白银时代,房地产行业将呈现出规模化聚集与并购重组频繁发生的特征,“大鱼吃小鱼”的并购现象与合纵连横的“强强联合”成为“新常态”。

  关键词

  并购

  阳光城总裁张海民曾这样笑谈自己:“一共坐了113次飞机,而且过去一年,不是在并购,就是在并购的路上。”日前,亿翰股份发布2017年中国房企综合实力TOP200及各细分领域十强研究成果。其中,就包括中国房地产企业并购能力十强榜单,阳光城高居第二名,而居于榜首的则是融创。

  2017年,融创的收购成绩单硕果累累,入股乐视,收购金科、融智瑞丰、联创融锦、天津星耀等动作不断。最让业内侧目的还是今年7月,融创中国旗下的融创房地产同万达签订合约,以438.44亿元收购万达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获得4973万平方米的可售面积。这一收购创下了房地产界并购金额新高。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前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建筑面积排行榜上,融创以新增6843.9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排名第一。而媒体报道称,今年以来融创新增的建筑面积中,并购所得占比达到97%,远远超过了招拍挂所得。此外,截至2016年底,融创的土地储备为7219万平方米。业内分析,加上今年以来并购所得,融创中国目前土地储备约1.5亿平方米,跃升至行业前三,仅次于中国恒大和碧桂园。

  而另外一家“并购王”阳光城自2017年5月起,相继以高价收购广信江湾新城、中华城两个“烂尾”项目。拿广信江湾新城来说,阳光城在2016年底就开始了项目洽谈,该项目1987年就由广东国投拍得,直到2012年依旧杂草丛生,还留有14亿元债务。不过,其并购或者部分并购往往是“双向”的。今年1月24日,阳光城向SMOOTH EVER的两家股东收购了后者100%股权以及相关债权,代价31.8亿元,从而获得了广州天河区东莞庄的两宗地块,总面积9.5万平方米。其中,天一地块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莞庄无线电模具厂内,土地使用权面积3.9万平方米;福林地块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莞庄地段,土地使用权面积5.6万平方米;两宗地块均为住宅用地。而在9月15日,阳光城与当代置业双双发布公告,宣布上述两个项目引入当代置业,后者接过目标公司51%股权,代价18.29亿元。

  此外,闽系房企泰禾也在并购之路上越走越远。9月14日,泰禾集团发布公告,公司全资下属公司江苏泰禾锦城置业有限公司与沃得国际、沃得重工、沃得工程机械、沃得起重机签署了《关于江苏沃得宝华休闲度假开发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以31.789亿元受让江苏沃得宝华休闲度假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江苏省句容市下蜀镇及宝华镇13幅地块国有用地使用权。而克而瑞研究表明,2017年上半年,泰禾集团新获取的11个项目中,仅有一个项目为招拍挂项目,以收购方式拿下的项目建面达到519万平方米,占比达到93%。

  分析:获低廉土地或面临现金流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在土地成本高涨、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的压力下,资金、品牌和规模等方面不占优势的中小房企面临着生存压力。自从2016年三季度进入调控周期后,房企间业绩再度分化,跨界并购资产,寻找业绩增长点,或通过并购转型,成为不少房企的选择。

  对于并购方来说,通过并购可以获得被收购公司旗下项目,降低拿地成本,如2017年3月,融创中国以23.04亿的总代价收购北京融智瑞丰与成都联创融锦,获得总建筑面积168.1万平米,均价仅为1370元/平方米。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公司平台背后的资源,包括融资渠道、产业渠道、甚至是存量资源等,促进主营业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同创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提醒,虽然去年相对宽松的融资环境给了企业长债换短债、优化债务结构的机会,但隐形的债务压力,以及布局区域受政策影响而导致去化不利的风险,将给大规模并购且负债过高的房企蒙上一层隐忧。更重要的是,大举并购虽然带来了大量的土地储备,但从明年开始,房企将进入还贷高峰期,部分房企的现金流或将面临挑战。

  关键词

  甩卖

  与“并购”截然不同的是,一些传统的地产企业,则做起了楼市的“减法”。今年上半年,千家上市公司集中抛售房产,根据上市公司半年报统计数据显示,约1500家披露了投资性房产情况的上市公司中,近8成的公司在卖房子,减少1亿元以上的公司13家,超过10亿元的公司3家,“清空式处理”的公司多达26家。

   6月26日,SOHO中国披露公告,宣布以35.73亿元整售上海虹口SOHO,一周后又宣布启动光华路SOHO二期、凌空SOHO两个项目的整售。近三年来,潘石屹通过出售旗下地产项目套现超过200亿元。港商黄俊康一次性卖出内地8个房产项目,15个月套现177亿元。而分别由李嘉诚旗下长实地产及电能实业持有的山顶道两幅宅地,近期也以20亿港元公司股权转让易手。据悉,2013年开始,李嘉诚一直“只卖不买”出售中国大陆物业,去年10月以200亿元出售上海世纪汇广场。今年7月,万达将旗下的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和万达的76个酒店项目转手卖给了融创中国,共收资金631.7亿元。

  记者还注意到,一些非地产类公司也在“瘦身”。日前红豆股份清空了去年同期价值9.55亿的“投资性房产”;中联重科上半年公司处置了价值6000多万元的“投资性房产”;天坛生物上半年公司处置了价值3400多万元的“投资性房产”。此外,远大控股、天夏智慧、山东药玻、西部矿业、晨鸣纸业5家公司的投资性房产,也被清零。

  分析:轻资产运营寻找发展契机

   眼下,无论是投资地产的上市公司,还是专注地产行业的资深房企,都出现了扎堆抛房的现象。那么这一市场变化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张宏伟表示,从去年国家开始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到酝酿建立“长效机制”,再到多地楼市新政出台,种种迹象表明本轮楼市调控的决心前所未有。未来几年,房产也将成为一种“慢资产”,短期投资风险大。从房企发展趋势来看,“躺着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企业的升级转型势在必行。依托实体做轻资产运营也好,不断冲入新领域铺大摊子也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是未来房企立足的关键。

  业内人士还认为,这一轮楼市的纷纷“离场”,可以理解为楼市调控、市场环境变化之下的调整反应。无论是跨界行业嗅到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上升空间有限的“去投资化”,还是实力不济的中小企业在愈发激烈的房企竞争下选择适时退出,或是为了摸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正在试水转型升级之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52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