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影响,乐天玛特在中国业绩惨淡、不堪重负,最终决定出售在华超市。分析认为,虽然乐天集团多次否认并澄清不放弃在华业务,但是受到冲击最严重的乐天玛特,最终还是走到了被出售的边缘。
几乎同时,在华经营20多年的韩国零售巨头易买得也将离开中国市场。易买得在中国遭遇的大败局,与其成本控制不力、不够本土化、错失扩店商机、缺乏商品价格优势等都有关。而对于接盘者卜蜂莲花而言,这个刚刚在中国市场扭亏为盈的泰国零售巨头或许还面临一系列挑战。
韩国零售企业在中国的业务一直没有起色。此次乐天玛特和易买得的撤出,对于韩国零售业来说,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乐天:出售112家在华超市
乐天出售门店的进程并不顺利,据推算乐天玛特的账面价值达83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但收购方提出的报价远低于这个数字。
韩国乐天玛特近日表示,公司决定出售其在华业务并且选择高盛作为财务顾问。据悉,乐天玛特计划出售在中国的所有112家超市,但具体的数字根据出售谈判情况会有所调整。乐天玛特尽管早在2008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来得早并不等于发展得好,乐天玛特近年来的情形可以说是每况愈下,年销售额从2013年起开始走下坡路,且连年亏损。目前,乐天玛特在华的总亏损额超过了53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
面对这种情况,乐天集团今年已两次注资乐天玛特的中国公司,其中最近的一次在上个月底,金额高达3亿美元。
但这些动作显然对乐天玛特在中国市场的颓势于事无补,市场对乐天玛特的撤离也早有预料。不过,市场更为忧虑的是乐天在中国的饮料、食品、酒店等其他业务未来将如何发展。
韩联社称,出售乐天玛特在华门店是否会对乐天集团其他在华业务产生负面效应,是乐天集团目前比较担忧的事。乐天集团在华投资流通、食品、观光、服务、石油化工、金融等22个产业领域,投资额已超过8兆韩元。韩国业界认为,在乐天玛特撤出中国市场而乐天其他企业也有可能丧失中国消费市场的情况下,不排除乐天集团把乐天制果和乐天七星等相关企业打包出售的可能。
目前,乐天集团对这一说法予以否认。
据韩媒9月17日的报道,乐天出售112家门店(包括3家乐天超市)的进程并不顺利,乐天和证券界推算乐天玛特的账面价值达83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但收购方提出的报价远低于这个数字。
投资银行界的有关人士表示,乐天着急出售,因此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收购方也很清楚乐天当前的处境,大幅压低价格。该人士还表示,中国乐天玛特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为去年的五分之一,很难以满意的价格出售。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乐天玛特在中国陆续停业,112个门店中有87家关门歇业。据推算,6个月间,乐天玛特的损失达5000亿韩元,若目前的情况持续到年末,损失额将达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78亿元)。
据韩国《中央日报》网站报道,由于受“萨德”问题影响,乐天玛特在华门店停止营业变成了常态。因为短期内“萨德”问题出现转机的希望也不大,因此有关业内人士分析称乐天很难长期维持下去。
据韩国NEWS1网站报道,韩国中小风险投资企业部(简称中企部)为应对中国“萨德报复措施”、支援中小企业,于今年3月成立“中国应急小组”,但其成立4个月后便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该小组起初预算的750亿韩元支援资金,在3月底就用去288亿韩元,之后的支援资金执行情况没有正常对外公布,小组负责人也已不再负责相关业务,另有任用。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3月在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成立的“特别支援团”等类似应急机构也处于瘫痪状态。
易买得:出售在华最后6家店面
易买得仅剩的1家门店出售给了其他企业,并将于2018年之前退出中国。
乐天玛特撤离中国市场并非韩国零售企业的个案,9月11日,韩国另一大连锁超市巨头易买得将6家中国门店中的5家转让给了正大集团,剩余的一家也将以其他方式出售。
据悉,易买得在中国市场仅剩的6家门店中的5家被泰国正大集团旗下的零售品牌卜蜂莲花收购,但未透露具体价格。目前卜蜂莲花和易买得已经完成收购项目签约,卜蜂莲花接盘后拟将5家易买得翻牌为卜蜂莲花品牌。
有接近易买得的人士透露,易买得的业绩不佳使其退出中国市场成为必然,然而作为接盘者的卜蜂莲花其实在中国区也遭遇连续5年亏损。今年上半年,卜蜂莲花刚刚扭亏为盈。
今年5月,韩国新世界集团副会长郑溶镇曾透露过退出中国的计划,他表示,易买得在中国的6家超市门店将在年底关掉。有知情人士透露,易买得仅剩的1家门店出售给了其他企业,易买得将于2018年之前退出中国。
目前,易买得官方网站已经无法打开,易买得天猫旗舰店成为其线上业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易买得官方旗舰店的客服人员表示,易买得中国门店出售之后,天猫旗舰店不会关闭。“虽然易买得实体店退出中国,但是天猫店铺并没有得到通知”。
今年恰好是易买得进入中国以来的第20个年头,规模庞大如斯的易买得离开得那么突然,使其员工和消费者都措手不及。
1997年3月,易买得入驻上海,开了第一家曲阳店。在2011年的巅峰时期,易买得在中国发展至27家门店,甚至还放话计划在中国开到1000家门店。
数据显示,易买得2007年亏损59亿韩元,2008年亏损194亿韩元,2009年亏损551亿韩元,2010年亏损910亿韩元,2011年亏损突破了1100亿韩元。
2011年,易买得出售了中国市场的11家门店;2013年,关闭了3家门店,出售了2家门店;2014年,位于天津的塘沽店、奥城店、光华桥店、梅江店和红桥店相继停业。直到本次交易前,上海的6家超市已经是易买得在中国仅剩的实体门店。
易买得在韩国可谓是零售业数一数二的大型企业,其在20年前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也曾经风光一时,部分单店的业绩相当亮眼。这也使其一度豪言壮语要在中国市场开设1000家门店。
可是,好景不长。
韩系零售业中国遇困境
水土不服一直都是韩系零售企业的一大问题。
随着易买得和乐天玛特相继离场,中国市场上的韩系超市已溃不成军。
曾在中国市场发展势头不错的爱茉莉太平洋也受到了“萨德”问题的直接影响,今年第二季度销售额与营业利润分别只有10250亿韩元、1016亿韩元,营业利润比去年同期缩减了一半。尽管如此,爱茉莉太平洋仍然在中国扩大悦诗风吟、雪花秀卖场,但结果并没有达到期待值。中国游客在韩国购买的化妆品销售额有所减少也对实际业绩的恶化带来了影响。
除了“萨德”带来的影响,韩国零售企业之所以在中国频频遭受滑铁卢,除了要面对来自家乐福、沃尔玛这些跨国零售巨头的同行业竞争外,还要面对来自电商的冲击。
每个企业的生存都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零售行业也不例外。近年来,受电商平台快速发展的冲击,大批顾客涌向线上,不少实体零售商都遭遇了关店潮。但随着实体零售业积极谋求转型,许多更符合消费趋势的业态受到了消费者欢迎。
反观韩国零售企业,其在本土化方面做得不够到位,这是其遭遇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在华的韩国零售企业,在经营上基本都是生搬硬套韩国的模式,最终导致消费者的流失。有业内人士表示,水土不服一直都是韩系零售企业的一大问题,其很多管理层来自韩国,甚至一度还有部分并非做零售专业出身的人,管理层不了解中国本土的消费者习惯,因此制定的很多策略都是照搬韩国模式,不适合中国市场。再加上韩方人员也比较保守,很难改变策略,即便发现了问题所在,也不一定转变。
对于国外零售商来说,中国是一个新的市场,中国消费者对他们是陌生的,让中国的消费者认识自己、找到合适的经营方式十分重要,然而许多零售商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易买得和玛莎百货对自身的营销相对欠缺,直到它们退出中国市场,中国的消费者对他们也并不十分了解。
对于企业经营来说,把握时机至关重要,往往可能就是因为错过一次机会,就失去了未来的竞争力。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生鲜食品店、社区店等其他零售业态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不少零售商纷纷加码。易买得、乐天玛特等未能及时从大卖场业态转型也是其遭遇困境原因之一。
在整体消费疲软和短期内转型难见成效的时期,对企业的管理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国外零售商都存在运营理念缺乏新意、决策体系过长、对市场反应不够迅速等问题,这也将成为企业日后发展的障碍。在消费疲软和零售业转型的背景下,迎合新趋势、找到自己的定位、并结合高效的管理能力去实现。
这也是零售商能在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生存下去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