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文化的介入,商道就有了新的内涵,道德体系内的"道"自不必说,见仁见智,每个人都对商业伦理、商业道德有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恪守底线,商业社会的根本是"道"与利益的动态平衡。
这里只从行业角度说一些商业地产的开发之道,应该说是术的层面。看今日商业地产开发,一种"百花齐放"的喟叹会发自心底,各路开发商纷纷涉足商业地产,进而引入了南宗北派的各种商业文化形体,没有这些先行者,这座城市的商业文明不会快速成长,没有这些努力,这座城市就是与现代文明隔绝的空城。
但是放慢脚步,回首细看,会发现至今成型的或经营良好的商业项目并不多见,这在石家庄这个以商品集散地著称的华北商业重镇,应属非正常现象。再关注一下商业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经过认真市场调研和实际需求再做商业定位的项目,也不多。为数不少的商业业态确定,都不排除"拍脑门"的想当然因素。商业项目的开发,应该是在立项之初即对经营走势有个基本判断,待到经营不善再考虑定位等问题,已为时过晚。
商业项目的风险,大部分来自开发者的意识。理论上,地产开发与商业虽不至于达到隔行隔山的地步,但也是决然不同的两个范畴,但是现在只要有土地,无论有无经验,懂或是不懂,都可置喙商业地产,一个200万人口的城市究竟能容纳几条酒吧街?动辄达几十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商业卖场,在零售商业几乎过饱和的市场形势下,还有无生存空间?不管地段在哪里,就要做特色商业步行街,有无科学论证或成熟经验?这种开发模式,后期风险指数不增加,反而咄咄怪事。
好在我们的开发商学习精神不错,几乎每个做特色商街的都去看过上海新天地,问过很多人,答曰几乎都是晚上去看,我说严重错误,应该白天去看。晚上去看的仅仅是氛围和感觉,作为商业地产的开发样本,上海新天地最值得看的应该是建筑形态,买椟还珠的做法似乎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