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阳光城内部人士与界面新闻记者确认,朱荣斌已经正式出任执行董事长一职。朱荣斌曾是原碧桂园执行董事、联席总裁,5月11日,朱正式从碧桂园离开。
在朱就任之前一个月,碧桂园前CFO吴建斌入职阳光城,担任执行副总裁,分管财务和证券工作。
朱荣斌和吴建斌都是碧桂园管理层的核心人物,再加上总裁莫斌,被业界称作“三斌组合”,也就是在他们的合作下,碧桂园实现了从千亿到三千亿的业绩提升。
阳光城对碧桂园两位职业经理人的重视,从职称上可以看出来。
朱荣斌担任的执行董事长一职,在企业内部并不多见。在阳光城内部,这并不是一个常设职位,从过往历史来看,这是职业经理人能拿到的最高职位之一。
阳光城上一次设执行董事长还是在2012年,当时何媚从总裁转任执行董事长,同时陈凯获任总裁,自此开创了阳光城最高速发展时代——2011年到2014年间,阳光城业绩实现了十倍的增长,成为地产界最耀眼的明星。
陈凯完全离开阳光城之前,先卸任总裁职务,被委任为联席董事长。
阳光城方面表示,公司管理结构为三权分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互相制衡。
阳光城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老板林腾蛟更专注于在外部为公司获取资源,对于职业经理人放权充分。阳光城是对高管激励最慷慨的公司之一,股权激励份额达总股本近10%。
界面新闻记者获悉,朱荣斌和吴建斌的到来,标志着阳光城全面向碧桂园模式靠拢,六年之后,阳光城第二次选择了规模扩展之路。从2015年开始,阳光城开始强调有质量的增长。按照张海民的规划,阳光城的土地扩张将在2017年完成。
“两斌”到来之前,总裁张海民的思路非常清晰——眼前不争销售,争土地储备,但是不拿高价地。因此,阳光城走上了并购之路,2016年阳光城在并购市场的投入已经超过了招拍挂市场,张海民也曾表示,阳光层的并购规模仅次于恒大,碧桂园和融创。
到2016年底,阳光城手中的可售面积达到2374万平方米——与融创2015年底的可售面积相当,是世茂、绿城等20强房企的两倍以上。阳光城在并购市场拿到了巨大的便宜土地,根据广发证券的数据,阳光城通过收购项目的理论毛利率达到了56%。
全面向碧桂园靠拢,必然意味着阳光城从项目管制到职业经理人管制的又一次大调整。
从2013年到2016年,碧桂园实现了从400亿元到3000亿元的规模增长,这一成就的核心是高周转。每个项目的拍地、开工、开售都有时间节点要求,一旦不能完成,从项目到地方公司的负责人都要受罚。
更重要的是,碧桂园推行的员工跟投制度,将职业经理人的利益与公司捆绑起来,只要有成绩,碧桂园不会吝啬奖励的金额,因此创造了令人咋舌的碧桂园速度——4个月开盘、5.5个月资金回正、6个月资金再周转。
2017年,阳光城也开始了跟投计划。5月17日,阳光城通过了跟投机制合作共赢计划,允许管理层以及区域负责人,项目团队对项目进行跟投,占股不超过15%。
阳光城是目前500亿元量级的地产公司中最有实力冲刺千亿的,但是,现在看来他们的目标显然不只是千亿。
(来源:界面 记者:李一帆)